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来了(2 / 3)

但真要说黄土高原上最普遍的,可以说第一大农作物其实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豆子。豌豆,红豆,黄豆,绿豆等等,十几种豆子构成陕北人的主食,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根本不在乎天旱。

当然,产量就不提也罢了。

所以,地瓜才对他们那里有着特殊意义。

这东西在不怕旱的同时,还能让产量远远高于这些。

但是,在水稻面前都是渣渣,就连地瓜也不行,地瓜真正晒干后的并不比水稻多,这东西百分之六十水分,而且这时候的地瓜又不是现代那些品种,产量其实也不高,更别说还有两者营养价值和口味上的差异,但凡还有别的可吃,谁还真正喜欢吃地瓜啊。

“但你们在家乡吃不上饭,真正原因就是地方穷吗?”

杨信说道。

那些士兵立刻沉默了。

“也不光是地方穷,要说陕北那地方的确差,可胜在地广人稀,不似江南人多的都吓人,咱们从徐州走到这里,差不多穿过整个南直隶,可在我们那里也就是从延安府北边走到南边。可就一座扬州城的人口,以小的看都未必比整个延安府的人口少,地广人稀,而且到处都是草可以放羊,甚至还有马场,就是种地那些沿河的地方也不错。

这里小的问过,一户也就十几亩的。

小的那里,一户都得几十亩,虽说产量低,但地多一些其实一年产的粮食也不比这边少太多。

广种薄收而已。

可一年到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收的那点粮食给地主得一半,再拿出最少两成交各种税,扣去种子和养牲畜的,剩下做口粮的未必有两成。

自然也就吃不饱饭了。

甚至遇上天灾别说两成,就连交税的都剩不下,最后只能去借利滚利的阎王债来交税,那东西一借这辈子就别想翻身了,最后也就跟那些驴子一样,一辈子驮着货到死,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别说自己一辈子,就是儿孙一样一样,世世代代都跟牲口一样活着。”

张献忠说道。

他其实也读过几天书。

他爹虽说是个小商贩,但多多少少也还有点家底。

“那么两年前他们和你们一样。”

杨信说道。

说话间他走到河堤下,那里一群小孩正惊愕地看着他们,一看他走近立刻举起了红缨枪,杨信毫不在意地走过去,然后几个小孩真扎他,不过枪头只是在他的铁甲上划出一道道划痕,一个比较狡猾的还试图捅他脸,被杨信躲过后直接从牛背上拎过来。

“快去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们来了!”

那小孩挣扎着喊道。

然后杨信拎着他的牙牌在这家伙面前晃了晃……

“不用了,是锦衣卫!”

小孩立刻回头朝他的喽啰说道。

“锦衣卫就不用叫人了?”

杨信笑着说道。

这个小孩识字很正常。

其实这时候民兵区早就开始建设学堂,包括老师都是从北方调来的,杨信在天津的屯垦区早就普及乡村小学多年,而且书籍全是他编的,这两年总共派了五百多人南下,然后在这些民兵区的庄子设立学校。而忠勇军的主要将领其实全是他之前在无锡,横林等地的荡寇军和民兵,他们原本也是这样,所有民兵区只要建立,紧接着杨信就会派人办学校。

这些人对此自然是全力支持。

天启也知道这些,甚至他们的很多课本都是杨信和天启一起编写,对于同样厌恶那些儒家典籍,同样崇尚科学的皇帝陛下来说,很愿意让这些民兵的小孩也都学习他认为应该学习的。

毕竟他真得很讨厌那些典籍。

至于不能考科举……

这个问题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