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3)(3 / 4)

界好静……。

那少女对着每一位军民微微一笑,晶莹无邪的眼神从每个人脸上划过,众人但觉心中温暖,脑中皆是那少女温柔宁静的神情。

舞场中央的篝火呼呼燃烧着,映着那少女美如春花的面容。

那少女站在场中,伸手将头顶的丸子发髻散开,一头青丝长发垂肩而下,抬起手去,将脸上的几缕发丝捋一捋,轻轻撩在耳后。

那少女踮起脚尖,高高站直了身来,长袖轻动,彷如雪中那朵玫瑰花,不胜寒凉的颜色,有荦荦遗世的孤独。

她弯了腰,伸出手去,摘了一支黑色的蓉花,放在鼻下微微轻嗅,眼光从梵

香脸上划过,微微一笑,轻轻唱起来

昨夏今昼,我为莲,于此守候,袅袅香气,

是何人,或是你,来来来,将心惊醒

今春今晨,你是柳絮,于飞去,袅袅梵音,

是何人,或是你,去去去,把一往情深,弄疼?

昨年今昼,我披长风,倾倒你怀中。

今年今昼,之子皓容,是我指尖上那一朵,

一季四月深深情,遮了帘下衣影,我曾聆听!

今春,红颜如昨,来去惊鸿,

衣影皓皓,苕水中,

今昼,此情燃尽更漏,

一次相许,柔婉何人一世深情?

风儿作歌,月儿作琴,

歌声幽幽,又是几许清音,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一程别离,湿了何人十里长亭?

放下了那道帘子,

眉梢锁扣了,如花相似,

皓影一袭,可是你?

扁舟离离,只得一句葬花吟!

于万千人中,于无涯长空,

来来去去,倾倒你怀中,

你没早些,我没晚些,

来来来,去去去!

……。

歌声如诉,深情幽婉。

此时,场上已是按等边三角形的方位摆好了三面牛皮鼓,三面鼓均是相距约十米左右。

常羲径直走到中间靠后那面鼓前,拿起了鼓槌。素心言站在左右两面鼓的中间,从袖中取出青云绸,用手轻轻抖了抖,绸带一端的那十数个金铃发出“叮铃铃”清脆的响声。

常羲拿起鼓槌,“咚咚咚咚”有节奏的开始敲响鼓声。

素心言踮起脚尖,在三面大鼓之间,迈着小碎步,轻盈滑动,青云绸随着鼓声挥摆,律动,划圈。

鼓声或轻或重或缓或急,轻盈的舞姿旋转起来,青云绸卷动金铃击打着左右两面大鼓,“叮铃铃”的脆响,不绝于耳。绸带左右画大圆,在中位画蛇形,一字跳跃。渐渐的,鼓声的节奏感越来越强烈,素心言飞在半空,旋转,长袖轻舞,长长的绸带在半空里或披在双肩,或双手执绸而舞,有时折迭,有时挥出,炫目绸花舞出“大八字”,“小八字”,“波浪花”,“双对花”,“肩上圈”,“跳圈花”,“盘肠”,“大车轮”等,如天女散花,在天空中轻盈飞翔,回旋飞舞。

鼓声急骤时,绸带如青色长风拂过; 鼓声轻缓时,绸带似缕缕炊烟,袅袅飘散。月光下,火光中,长长的青云绸,玉白色的身影,舞姿裹着绸花,一个个绸带卷起的圆圈便如一团团轻云击打地面的大鼓,“叮铃铃”的声响处,舞姿优美生动,动作轻快自如,音乐,节奏,舞蹈,深沉的情思,便是这世界的部。

绸端的金铃,时或会远远的甩出,击打左右两面大鼓,应和着常羲的鼓点,咚咚之声不绝于耳。

夜风拌和着青绸的舞动而飞扬,场中的篝火火苗随着鼓声的节奏吞吐闪耀,便如有了生命一般;而那些荧惑灵亦是跟随鼓声,围绕火苗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