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更鸟
暖烟袅袅,你轻盈的羽毛
悄然无声,
云燕盘旋,
一声声音信,搭建在屋檐下,
那是你的家园!
逝去的梦,精灵般的
梦中的身影,拖曳着你的长裙,
月亮给夜间披上雾一般的轻纱,
太阳却让每一个白天有了光芒。
去吧,点燃你的熏香,
那一刻,从檀条里缭绕而上。
黑夜莽莽,
请记得这闪亮的火光。
……。
歌声柔美清丽,飘扬在河谷拂过的风中,太阳将清白而灿烂的光芒倾泻而下,在摇曳的桃枝和芦苇叶片上跳跃,并将它们的影子,斜斜投射到胭脂河碧色的水波上。河道两岸,桃树、绿竹、芦苇丛生,青草深处,不时有野兔、山鸡、雀鸟窜出。
胭脂河滚滚的碧波之上,开阔的水面,一道长桥架放,如一弯彩虹。河湾浅浅,水草丰茂,涟漪动处,是胭脂村村民们放养的水鸭、白鹅等水禽,而河边正有数名村女在洗涤衣衫,旁边是十数个孩子光着身子,像鱼儿一样游泳,玩水,风光旖旎而平和,宁静而迷人。
十数个村民驾了小舟,在荡漾的胭脂河中吆喝着,不时的撒网,拖网。
宽阔的水面上,碧波湍湍,窄长的小木船上,村民们或双脚站在船边,甩出渔网,或撑着船桨摇动舟楫,吼着嘹亮的号子。三人站在河岸上,远远望去河中,那些来自他乡的人们虽经了战火的阵痛,但依然坚强的活着,身姿壮实挺拔,动作轻盈连贯,神情开朗舒畅。
桃花树下,胭脂河上,碧水清波,远山如画,浩渺无际。荡漾的小舟,戏水的孩童,粉红的桃花,湍流的碧水,木屋草房,炊烟阳光等,将这里构筑成人与自然共栖的世外桃源。
焰霓裳心有所感,看着眼前的山水,山是道教名山,远远的山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而置身之处的山下河边,很幽静,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心中默然想:是呀,真正的精致,是即使穷困潦倒,也要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她抬手将脸旁的一缕白色秀发撩到耳后,不禁轻轻说道:“生存的环境可以是简陋的,但生活不是!”
看着眼前美景,觥几仇亦是心向往之
,道:“居于桃花下,犹如食知味。倘若,与一相知之人,终老于此,食这人间烟火之味,有后厨的鼎沸,也有前堂的喧嚷,没有战争与杀戮,只与一人享有山水,日日里相陪着,看着你葱翠匝腕,将瓣瓣桃花,撷入篮中;更于清风拂叶之际,看着你襟带承芳,衣袖轻,纤手压了青枝,幽馨馥郁,隔着数十年的光阴,仿佛都能感受到与你一起度过的氤氲香气。”
自顾说着,情不自禁,不由伸手过去,轻轻握了焰霓裳的手。
焰霓裳脸上一红,身子微微一颤,手却任由他握了。
泠汐见了,忙将头转开了去,有些害羞,轻轻说道:“几仇哥哥,焰姐姐,诶,这般的衣食住行,悠然写意的意趣,桃花源般的生活方式,农耕田园什么的,我也喜欢呢。……”
觥几仇听得,突然惊觉,忙将握着焰霓裳的手松开,讪讪一笑,道:“《周易系辞下》有云:‘物相杂,故曰文’。我自小向往这般生活,田园之中,却不乏精致,与大千浮华自自然然的分划了一个不远不近的界限,不理纷扰,不迷俗媚,更不幽溺于犬马的奢靡,在这山乡田园的生活里,一壶茶,一盏酒,一羹,若偶尔赏得了清雅的山水之情,那便是整日里的神朗气清。”
“是呀,倘能如此,在每一日清晨与黄昏,流连在简而又简的每一个日子,吹云见日,没有华贵,却有优雅,这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看桃花纷飞,赏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