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骑从远方奔来,原本令兵士戒备的杨招凤三十步外看清来人样貌,忍不住呼道“陈公!元亨!”
一骑陈洪范,一骑赵元亨,玩命儿催马,神色皆有异。
“陈公,你二人怎么”两下碰头,杨招凤瞧他们满身风尘,发蓬衣斜,疑问道。
“先不说这些,后边有追兵。”陈洪范急切道,但看见杨招凤与郝鸣鸾周遭上百骑环列,慌张的神色一缓,“鞑子追来了。”
“鞑子?”杨招凤心里一紧,抬目远望,果然有三个小黑点在数百步外晃动。
“不过三个鞑子,二位何至于此?”郝鸣鸾不可思议道。
“这是鞑子最厉害的披甲精兵,不可轻敌。”陈洪范咽着唾沫,看着尚未从适才惊醒动魄的追逐中缓过劲儿来。
“披甲精兵?”杨招凤与郝鸣鸾对视一眼。
清国的奠基人、当今清国顺治帝的祖父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在军中并无明确的“有甲”、“无甲”或“马军”、“步军”之分,往后因地盘扩大且重视冶金,盔甲在军队逐渐普遍,慢慢演化出长厚甲、短甲与精兵三个兵种。
八旗军战斗以五个牛录为一队,冲杀在最前线是身披长厚甲或称重铠的“前锋”,主持武器大多为长矛、长柄大刀,副持武器配短柄刀剑,既能上马冲锋成为重骑兵也能下马步战,专门与敌军近身肉搏。
跟着前锋的,便是身披短甲或称两截甲、轻网甲的弓手,手持七斗力以上短弓,非近五十步不射,上马成为来去如风的轻骑兵,下马则穿林跃涧灵活异常。
至于精兵,乃是位于最后待命随势而动的预备兵,来源为从长厚甲兵与短甲兵行列中临时抽调组成。长厚甲兵与短甲兵经常率先作战,统称为营兵。而精兵通常以女真语称巴牙喇,汉话为护军,属于精挑细选出来最为精锐的战士,战时居后由将帅直接指挥,视战况投入战场,以起到左右战局的关键作用。
后金天聪年间,黄台吉建立巴牙喇营,将各旗的巴牙喇集中使用,独自形成了旗一级的巴牙喇纛额真与甲喇一级的巴牙喇甲喇额真,往下还有各级职务。巴牙喇武力强横,所以比如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鳌拜、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等都是正牌旗主之外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天聪八年黄台吉改制,除固山额真外,其余额真皆以“章京”代称。
巴牙喇基础生活编制还是隶属原来的牛录。每牛录有巴牙喇十人,有战事,八人从征,两人留守,又因这些巴牙喇最外层统一穿挂白色的布面甲,又称白甲巴牙喇。至于还有一种红甲巴牙喇,其实大体为普通披甲兵,只在天聪年间单独拎出来编制较为频繁出现,但旋即又被撤销划归普通披甲兵,论精锐程度,难以与白甲巴牙喇做比较。无论明朝及朝鲜论及“巴牙喇乃奴酋之精锐”云云,基本指的都是穿“水银甲”的白甲巴牙喇。
白甲巴牙喇数量不多。清军入关前夕,满八旗有三百零九又十八个半分牛录,蒙八旗为一百一十七又五个半分牛录,汉八旗为一百五十七又五个半分牛录。巴牙喇只从满蒙八旗中挑选,就算满蒙八旗都按照一牛录十名白甲巴牙喇算,也不过数千人。当然,若将红甲巴牙喇、黑营兵什么的全部算上,自是足有数万披甲之众。
与明军边军负责侦察的夜不收一样,各方面素质过人的白甲巴牙喇除了作为战场的中流砥柱,也被当作哨探差遣,故而清国在巴牙喇纛章京之下特别组建专门管辖这些哨探的葛布什贤超哈营。很显然,追逐陈洪范与赵元亨的这三名白甲当身的清军马军,俱为广灵县清军葛布什贤超哈营的白甲巴牙喇。
杨招凤与郝鸣鸾都久经战阵,见对面不过区区三骑,完全不放心上。竹哨三响,上百马军一字排开。
“鞑子胆子不小。”郝鸣鸾眯眼远望,二百余步外,三名清军白甲巴牙喇并没有被数量众多的明军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