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探马察觉,然后禁卫军应该会领你们去京北大营暂驻,等候朝廷授旗仪式举行。既如此,你只需要时刻注意禁卫军之变化……例如禁卫军忽然集结,你就该有所行动了。” 李如樟想了想,虽然并不十分乐意,但还是不得不追问道:“以钱观察之见,届时末将该当如何行动?” 钱梦皋道:“自然不是攻击禁卫军……就算他们只有第三镇下发了武备,那也是一万多精锐,绝非龙江第二军这区区三千多新兵蛋子所能匹敌,强行攻击禁卫军只能是以卵击石。依我之见,你届时可以率军突然离开京北大营,无论你往哪走,禁卫军都必须派兵追回,如此一来,自然也就牵制了他们的力量。” 李如樟心中一动,道:“而末将一走,禁卫军第三镇又派兵来追,则京北大营实力立刻下降,五弟便有可能……” 钱梦皋见他终于开窍,松了口气,点头补充道:“正是如此。另外,我看你无论打算将禁卫军第三镇往哪里引都行,只是不要往南,要尽量离京城越远越好,你可明白其中道理?” 李如樟点头道:“这是自然,既是要调虎离山,岂能将这老虎调到决战之地去?” “那好,此中计划李四郎既然都已了然于胸,事不宜迟,这就去吧。”钱梦皋拱手作别道。李如樟也回礼作别,与其告辞。 两人说罢,李如樟便与洪果尔、博穆博果尔二人率领龙江第二军的“架子军”启程上路,直奔京师而去。 钱梦皋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此次京师之变,关乎我心学一脉生死成败,若成则拿回一切,若败则失去一切。我定要助恩相一臂之力,将那些铜臭满身却窃据高位的实学一党尽数拿下,彻底涤荡殿阁。” 另一边,李如樟等人率领龙江第二军行不多时,才入近畿便遭遇了禁卫军的哨探。李如樟本打算招呼一声,却不料对方快速撤回报告,根本没有与他们直接照面的意思。 李如樟略一思索,与洪果尔、博穆博果尔简单说了几句便继续率军向前。不多时,一支军容鼎盛的大军迎面而来。 李如樟见状,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独自策马前出,大声道道:“我乃龙江第二军参谋长李如樟,阵中是本军总制洪果尔、副总制博穆博果尔二位。我三人奉元辅之命,率本部龙江第二军前来京师领受军旗。不知前方羽林,乃是何人统兵?” 他话音刚落,一员玄甲红披的高大骑将策马而出,看似五旬上下,远远笑道:“四将军好久不见,倒是越发神采奕奕了,可还识得辽南故人?” 李如樟先前已经从钱梦皋处得知禁卫军是第三镇领取了武备,来人自然大概率是马栋,因此也并不奇怪,朗声笑道:“原来是‘如山镇’来了,我说怎的有这排山倒海之势……马兄别来无恙,小弟这厢有礼了!” 马栋哈哈大笑,但却没有策马接近,反而不动声色地在百步之外停住,遥遥拱手道:“四将军,麻司令得内阁与兵部之令,特派愚兄前来迎接贵军入京。不过城中拥挤,不堪驻扎,还请贵军迁就,与愚兄一道去京北大营暂驻,等候朝廷授旗!” 虽然按理说此时出来答话的应该是龙江第二军总制洪果尔,但李如樟与来将既是旧识,还是他来答话更好。李如樟只是礼貌性地回头看了一眼洪果尔,后者也很识趣地伸手示意李如樟代劳。 于是李如樟主动策马上前几步,道:“多谢马兄远来相迎,既是朝廷有令,我等自当听候吩咐,便有劳马兄了。” 马栋稍稍松了口气,笑道:“四将军客气了……”然后朝身后招了招手,下令道:“来呀,护送四将军及所部入京,回京北大营暂驻。” 他这一声令下,所部禁卫军第三镇立刻变队,快速包围一般将龙江第二军围在中间,做出护送的架势。 洪果尔与博穆博果尔眼见得禁卫军第三镇快速变阵、行进、合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