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走了进来,支上炕桌后便张罗二人用饭,糌粑是藏地居民十分常见的主食,就是将青稞面炒熟捏在一起,一般来说都是佐着酥油茶或者青稞酒来吃,有些条件好的家庭还会弄上些奶制品肉羹之类的下饭,很显然这户人家家境并不是很好,盆中的咸菜汤上飘着那几滴香油,仿佛也是用来招待客人时才会点缀上去的。
糌粑这东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口,反而还有些干,不是本地人的话,乍一吃还真的有些噎得慌,这一路之上两个胖子就没怎么吃过正经饭,此时见到这一笸箩糌粑也是感到很新奇,就着咸菜汤倒也是吃的有滋有味。
范大海历来没心没肺吃饱了就睡,吃饭的时候从来不想别的,就是天塌下来跟自己也毫无关系,却是留了一个心眼,边吃便偷偷打量这位老妇人,老人见到桌上的照片也是一怔,随即便十分爱惜的将照片握在手里仔细的看着。
二人吃饱喝足之后,一抹嘴从兜里掏出几张大红票子就递了过去,老者见状微微一怔,随即一摆手示意不用这个,讪讪一笑将大红票子又收了起来,这才以一种试探性的口吻询问了起来。
刚开始老夫妻二人谁也不愿意多说,东拉西扯的穷白话,就连坐在一边的范大海都有些听不下去了,当下也是不管不顾的就直接吐噜了起来“我说老丈,您就别瞒我们了,你照照镜子瞧瞧这您俩这模样,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了,有话直说呗,东拉西扯的穷白话什么呢,您放心,只要我们能帮得上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范大海这番话一出口,老夫妻忽然同时痛哭了起来,见状急忙好言相劝,二老哭罢多时那位那位老妇人才说道“格桑扎西,既然人家问了,咱们就说出来吧,说出来兴许心里还好受一些,你要是不说的话,我说……”
原来这位叫做格桑扎西的老者原本并不是藏地之人,而是一位如假包换的汉人,格桑扎西原名凌格亚,奉节市人,随着当年那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活动来到这个三省交界贫困的康巴小村做起了知青,凌格亚的出身来历并不普通,他的家世若是耐心的往上倒一倒,还真能倒腾出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在那个风风雨雨的年代,原本是一个大好青年却成了被针对的对象,凌格亚早年间留过洋,有过在海外求学的经历,这种历史遗留问题自然逃不过那些个无所不能的红小将们的眼睛,凌格亚的父母没有扛过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双双死在狱中,凌格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在康巴村当了三年的小学教员。
凌格亚之所以能够当上小学教员这种相对于舒服一些的工作,全要仰仗着跟他度过了大半辈子的妻子,这个名叫尼央卓玛的善良藏族姑娘,如果没有遇到尼央卓玛,也许凌格亚现在还在这片茫茫的高原上与牦牛藏羚羊为伴。
藏地是一片开化较晚的地区,虽然这个地方历史也比较悠久,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信仰,这片地区一直以来还处于最原始奴隶制的社会形态,直到解放数年之后,藏地全境才逐渐的迈入了新社会的大家庭。
尼央卓玛并不是普通的藏民,按照我们现代的话来说,这位姑娘也算是一位奴隶主阶级,当年我英勇的人民军队向藏地进军之时,作为一个小型的已经接受到了现代新思想洗礼的奴隶主率先揭竿而起,主动解放了自己所属的全部奴隶,率部投诚成了人民军队中解放藏地的一支急先锋,尼央卓玛一家的投诚给予了人民军队巨大的帮助,藏地解放后,尼央卓玛的父亲也自然而然成了人民群中中的一员。
然而这样一位有一定功勋的家族依然没有躲过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运动,随着父亲被关了号子,尼央卓玛也不出意外的被发配到了这个叫做康巴村的地方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对于凌格亚来说,人家尼央卓玛更算是一位名正言顺的小学教员,一直以来养尊处优的尼央卓玛自幼便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