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了编织绳索的手法,正在盘算如何才能够解开手中的扣子。
俞宗垣见着沐挽裳陷入沉思,一个月的相处, 对她的心思还是能够猜得出来。
“你啊,还别想了,你是解不开的,已经到了新罗,我会让你轻易地逃走吗?安心的玩一日,明日以后怕是不会再见了。”
这话怎么听起来有些伤感,“余大哥,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只是各为其主。”
好人,原来她还将自己当成好人,“别说了,余大哥今日请你吃新罗最好吃的美食。”
在江南的时候,李舸曾经说过要带她去吃新罗风味的小吃。此时她哪里有心情去吃东西。
俞宗垣带着她去看祭祀的舞蹈,“你不是会跳舞吗?不如跳一曲。”
沐挽裳心情沉郁,却是望着远处,买面具的摊位,上面挂着各种面具,一个个兽面獠牙甚是可怖。
她曾经为李舸雕刻过一副面具,沐挽裳奔着面具摊子而去, 俞宗垣被她拉着, 跟在身后,沐挽裳左手拿起一副女子脸谱,森白的脸庞,唇角眼角挂着胭脂血泪。
“老板,这个怎么卖?”
却没有发现身后一辆豪华的马车从身边经过,薄纱后面,沐挽歌坐在马车内,她刚刚去城门,为百姓派发新年的恩赐,百姓对她感恩戴德。纷纷夸赞皇上娶了一位美丽温婉的皇后,上天保佑一定会生一个皇子。
宽大的袍服也掩盖不住高高隆起的小腹,沐挽歌一个舞姬成为新罗国的皇后,李舸誓不纳妃,她万千宠爱集一身,如今正是春风得意,只盼着这一胎是个男丁,她的人生就没有遗憾了。
马车驶入皇宫,来到璟福宫思政殿,见李舸正在于朝臣们商议明日祭祖之事。
沐挽歌莲步轻移来到殿中,“中殿求见。”
“进来吧!”
沐挽歌因为有孕在身,也便免了礼数,“中殿见过皇上。”
李舸见她一身红色的华美襦裙,略显丰腴的身子,“听说你去了城门,与百姓一起去祈福,你的身子也不方便,还是在宫里面不要乱动,免得伤了胎气。”
“臣妾不过是想为皇上分忧,臣妾前来就是不想皇上担心。”
朝臣赞道“中殿娘娘真是贤惠,难怪皇上不肯纳妃,如若这一胎诞下皇子, 新罗国之福, 社稷之福。”
李舸不过是将她当成了沐挽裳的替身罢了,沐挽裳为李舸而死,一直是李舸心中的最痛。
沐挽歌也不过是学着姐姐的样子,想要守住自己的幸福。
沐挽歌盈盈笑道“崔大人谬赞了,这本是身为中殿该做的。”
如今朝臣议事她是不便参与的, 虽然是商议祭祖之事,“皇上,妾身这就去向母后请安。先告退了。”
沐挽歌离开,众朝臣纷纷赞道“中殿娘娘虽然是大胤女子,却是知书达理,皇上真是有眼光啊!”
李舸心里顿觉苍凉,沐挽歌不过是学了她姐姐的皮毛而已,他不纳妃也是为了守住对沐挽裳的承诺。
“明日卯出发祖陵,辰时归来,在城门与百姓同乐。”新罗没有守岁的习俗,一般的庆祝都会在白天。
沐挽歌前往太后殿,去向尹太后请安,如今尹太后每日在静心休养,听到沐挽歌在殿外求见。
“快进来吧!”
婢女拉开殿中的木门,“中殿给太后娘娘请安。”
尹太后伸出手去拉着她的手,“快坐下,再有些日子就要生产,不必辛劳来我殿中请安。”
沐挽歌乖巧的靠着尹太后,放下所有的姿态,她知道李舸最孝顺,只要将尹太后哄得开心,自然会在李舸面前说好话。久而久之, 就可以取代姐姐在李舸心里的位置。
“挽歌自幼父母双亡,没有母亲,太后就是挽歌的母亲,每日前来请安,也是想多和母亲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