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门人已经是先前的两倍有余,总部众已经达到千余人,再加上各路的灵师齐汇灵师门,总人数已经超过万余。”
“你的意思,我明白,灵师门大有谋反之意,即使他们并无此意,照这样发展下去,到最后,也怕是有口难辩。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你的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大人放心,绝对没有半点差池。”
“门人增加,再加上近年来,朝廷索要灵酒,他们的新掌门以破坏灵界平衡为由,连一滴都不给,皇帝陛下仁慈,没有追究他们,只是为了给皇上寻找灵酒,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是操碎了心。现在他们竟然广收徒众,如果给他们冠上谋反的罪名,皇上绝对不会再姑息他们了。”
“吕汝。”
“小的在。”
“你先退下吧,明日我将亲自拜见皇帝陛下,要让皇上彻底打消对灵师门仁慈的念头。”
“是。”
第二日凌晨五时左右,众大臣在太和殿外安静等候同一个人的来到。
不一会儿,一顶黄色轿子,被四个太监抬着,一点点地出现在众大臣的眼中,来到太和殿门前,轿子落地,太监急匆匆地打开护帘,从里面走出一个人,这人面色清秀,颇有仙风道骨之感,身穿皇服,一步步地走进太和殿。此人正是同治皇帝。
又过了一会儿,里面的陪侍太监喊出嘹亮的声音
“皇上有旨,早朝启,宣众臣子入朝议事。”
门外候着的左右大臣,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进入太和殿。
(太和殿内)
“众位爱卿,今日早朝可有要事?”
一个大臣汇报手中卷宗所述事宜,禀报说,西南地区发生洪灾,需要赈灾救民。
同治帝一听,面露愁容,说道“今年各省的粮食产量都不多,勉强维持自省的口粮,估计拿不出u多余的粮食,对于此事,众大臣可有良策。”
张安近前一步,说道
“皇上,上个月宫中殿宇失火,为修复殿宇,工部虽然一省再省,但是在户部的案头上仍然有两百万两白银的花费,再加上今年江浙地区遭受蝗灾,桑田受损,丝绸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去年的盈利收入。国库空虚在所难免。”
左右大臣都说“确是如此啊。”
“不过,皇上不必担忧,臣有一策,想请皇上定夺。”
“快快讲来。”
“灵师门每年都会接受朝廷二十万石粮食的赏赐,眼下情势危急,今年可以少拿出十五万石,用以救灾之用。”
“只是先帝在时,十分看重灵师门,亲自说每年要给灵师门二十万石粮食,并且有不受朝廷限制的权利,如今打破先祖之义,岂不是有损先祖威仪?也令灵师门十分不满?”
“皇上,世事变迁,先帝的决策固然准确,然而,皇上可知,近年来灵师门的举动?”
“有何举动?”
“据微臣所知,灵师门正在招兵买马,有不轨的企图。”
“竟有此事!”同治帝大声疾呼。
“不错,臣也是近日刚刚得到消息,就在这两个月,灵师门的部众比原先增加了两倍还要多,总门人已经一千有余,再加上各路灵师都往来于灵师门大厂,每日都有万余人的流量,皇上不觉得,这就像是大清帝国国土上安插了一根毒刺吗?如果不尽早处理,恐怕伤口还会不断延伸。”
“灵师门此番举动会不会就是单纯地增加其内的防御。”
“皇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皇上在位这些年,百姓安居乐业,太平无忧,他灵师门还要搞什么建制啊。微臣提出少给灵师门十五万石粮食的意见,一来是缓解西南地区灾民的噪乱,二来是探看灵师门的表现,如果灵师门不体恤陛下的难处,就证明他们的野心不小,也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那个时候,还请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