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摊主递过来的白纸,王潇在手上仔细算着,有一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白这道题目到底问的是什么?
王潇在纸上写下方程式,杨晨却说道“我有了结果,第1次是7:38:12,第2次是8:43:36。”
摊主微微一愣,随即微笑起来“好了,王潇同学,请停笔吧,这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
有些围观的同学拨动手腕上的手表的时针和分针,相互重合,发现就是那个时间。只是他们对杨晨的答案有些鄙夷,毕竟这可以在脑海里稍微构思钟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就能够猜测出来当时的大致时间。不过,他怎么知道是多少秒。
画报旁边有一张白板,杨晨拿起水笔在上面写下两个方程式7+x6012x60, x76011382分。8+x6012x60,x86011436分
看到答案,众人一阵惊呼。果然如此,不由对杨晨刮目相看。王潇同样非常震惊,因为杨晨给出的两个方程式跟王潇在白纸上写的两个方程式一模一样,只是自己算的比他慢。
不对,他根本就没有计算,他是在心算,这个方程他如何能心算出来?
刚才还议论纷纷声音如同被掐住喉咙,看向杨晨的目光多了一丝随和,以为杨晨的前两个答案只是凭着运气,但现在他能够心算出来,已经很不容易。
王潇面色有点难看,一名男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的走过来,夺走了他手上的那张白纸,跟白板上的两个方式做比对,一模一样,然后他安慰道“其实两个人都差不多,王潇已经写出来了。”
话虽这么说,周围人心里明白,数学趣味知识答题上王潇和杨晨有差距。没有多做停留,杨晨缓步离开。
接下来的一天,杨晨听了八场学术报告。当然,并不是每一篇学术报告都能听进去,他是人,不是机器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仔细关注研究。不感兴趣的,只是一眼扫过。
终于,星期三早上9:30的一场学术报告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同时,他注意到王潇总是坐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一双锐利的眼睛看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