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不知道珍惜的可惜了.老夫人愁了愁道
“我这些天也写信问了问清河老家那几房兄妹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哥儿.可惜几个都成婚了.纵然还剩两个年纪相仿的.也是几个姨娘生的!”
“曲家的意思.只怕是寻一门京里有根基的亲事.清河那边远了些.况且也不是嫡系.日后难免在家族里面偏了些!”
李氏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她如今也犯了难.说起前些时日带上叶倾城跟曲颂雅去各家参加宴会的场景.叶倾城那丫头倒是会一个劲儿地提醒自己她的颂姐姐马上及笈了.好的姑娘都是及笈之后一家有女百家求的.自己又何尝不知道.说道
“说起前日带两个丫头去英国府里面吃酒.原本我是瞧着他家的四哥儿不错.性子也尚可.谁知魏二夫人瞧不上颂姐儿是个小门小户的丫头.反倒极及推荐魏三夫人家庶出的二房家的的.要知道他家那个不止是个庶出的.日后家产如何不说.还成日里寻花宿柳.不求上进.那日我看魏三夫人的意思.还是高攀了他家.觉得自己有个公府在了不得.瞧不上这后进清流的!”
“英国府家里的情况.只怕比起穆国府也不相上下了.一个魏家一个丁家.子嗣纷乱众多不说.好几房都是吃老本的.我还瞧不上呢!”
别说如今只是帮曲家看一门婚事老夫人都如此的谨慎.若是日后等到叶倾城择婿的时候.只怕这婆媳两会把天底下的好男儿都翻出来挑一遍才好,更甚于叶博当初瞧着自己一坨肉团粉嘟嘟的女儿的时候.更是扬言他的宝贝女儿不允许嫁出去.日后可是要招婿的.李氏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家里的姑娘是好的.门第清寒的又怕日后得势了抛弃糟糠之妻.若是武将又瞧着何家把姑娘嫁去鲁王府.一年才能见着几次面.夫妻分别瞧着难免可怜.再就是官位高些的.辟如尚书这些.咱们也没有人脉在.最气人的就是像英国府这样的.子孙不上进还端着一副样子.偏偏挑三拣四的模样”
“古往今来.有势的希望找个有钱的.有钱的又往有势的身上靠.如今有权有势的又怕树大招风.最难的就是这择亲家一事!”
老夫人当初挑选儿媳妇不也是费了诺大的心思.最后才选到李氏这样合心意的儿媳妇.李氏感叹道
姑苏伊梦夜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