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武阳人张翼。刘度得了雒城,重赏诸将。
刘度和诸葛亮便商议继续进兵,法正说道“雒城既破,蜀中危矣。主公欲以仁义服众,且勿进兵。某作一书上刘璋。陈说利害,刘璋自然降矣。”
诸葛亮笑道“孝直之言最善。”
刘度便令法正写书,遣使径直往益州。却说刘循逃回益州见父亲刘璋,说雒城已陷,刘璋慌聚众官商议。
正商议间,来人报法正送信给刘璋,信上分析了当前形势强弱,并说“刘度将军起兵后,念尊驾旧情,实无恶意。正以为尊驾应结好刘度,以保家门之贵。”
刘璋大怒,扯毁书信,大骂道“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之贼!”
刘璋驱逐使者出城,即时派重兵把守关隘。益州大守董和,字幼宰,上书给刘璋,请求往汉中借兵。
刘璋叹道“张鲁与吾世仇,安肯相救?”
董和说道“虽然与我有仇,刘度军在雒城,势在危急,唇亡则齿寒,若以利害说之,必然肯从。”
刘璋于是修书遣使前赴汉中请张鲁出兵相助。
却说马超自从兵败入羌,两年有余,结好羌兵,攻拔陇西州郡。所到之处,全部都归降马超了,只有冀城攻打不下。
冀城刺史韦康,屡次派人求救于张郃。张郃没有曹操的军令,不敢动兵。韦康见救兵不来,与众人商议“不如投降马超。”
参军杨阜哭谏道“超等叛国之徒,岂可降之?”
韦康叹道“事势至此,不降何待?”
杨阜苦谏,韦康不从。韦康大开城门,投降马超。马超大怒道“汝今事急请降,非真心也!”
马超将韦康四十余口尽数斩首,不留一人。有人劝马超说“杨阜劝韦康休降,可斩之。”
马超却否决道“此人守义,不可斩也。”
马超于是让杨阜为参军,杨阜推荐梁宽、赵衢二人,马超都任用他们为军官。杨阜一直想寻机会报仇,于是向马超请求杨阜发妻死于临洮,乞告两个月假,归葬其妻便回。马超应允了。
杨阜过历城,来见抚彝将军姜叙。姜叙和杨阜是姑表兄弟姜叙母亲是杨阜姑姑,当日,杨阜进姜叙内宅,拜见姜叙之母,哭告说“阜守城不能保,主亡不能死,愧无面目见姑。马超叛君,妄杀郡守,一州士民,无不恨之。今吾兄坐据历城,竟无讨贼之心,此岂人臣之理乎?”
杨阜说完,泪流出血。姜叙母亲闻言,唤姜叙进来,责备道“韦使君遇害,亦尔之罪也。”
又对杨阜说道“汝既降入,且食其禄,何故又兴心讨之?”
杨阜答道“吾从贼者,欲留残生,与主报冤也。”
姜叙叹道“马超英勇,急难图之。”
杨阜却不以为然“有勇无谋,易图也。吾已暗约下梁宽、赵衢。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
姜叙母亲也厉声对姜叙说道“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勿以我为念。汝若不听义山之言,吾当先死,以绝汝念。”
姜叙于是和统兵校尉尹奉、赵昂商议,那赵昂之子赵月,现跟随马超为裨将。赵昂当日应允,回去见其妻王氏说“吾今日与姜叙、杨阜、尹奉一处商议,欲报韦康之仇。吾想子赵月现随马超,今若兴兵,超必先杀吾子,奈何?”
没想到王氏也极力劝说赵昂协助杨阜,赵昂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同起兵。姜叙、杨阜屯历城,尹奉、赵昂屯祁山。
马超听说姜叙、杨阜会合尹奉、赵昂举事后大怒,当即将赵月斩首,令庞德、马岱尽起军马,杀奔历城来。
姜叙、杨阜引兵出来,两阵圆处,杨阜、姜叙衣白袍而出,大骂道“叛君无义之贼!”
马超大怒,引军冲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