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玄和陈武正交谈间,忽然影虎军来密报,韩玄接入详细询问。
韩玄回来后,陈武问“何事?”
“刘协在北邙山被人杀了!”韩玄脸色铁青地看着陈武。
“谁干的?”陈武惊问道。
韩玄长出了口气,说道“你说呢,还能是谁干的?现在你还认为我之前是危言耸听吗?”
“他太狠了!就算刘协如今已对他没什么用了,也不至于痛下杀手啊。”陈武紧握着拳头,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韩玄却说道“之前他曾向蜀地百姓宣称刘协已死,才进位称帝。如果刘协还活着,肯定对他不利。我们对他还有用,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不过以后可就要小心行事了!”
陈武连连点头,率军回朝之后,每日深居简出,不与朝臣结党。ii
刘度也在这几个月里也完成了迁都,令韩玄率诸将平定上洛、河东等地,重点拱卫洛阳。
230年正月,刘度改国号为“夏”,定都洛阳。刘度调集二十万大军在京畿,准备进兵关中,攻取长安。
消息传来,四方震惊。躺在病榻上的赵云大呼道“陛下!你为何如此?匡扶汉室……匡扶……”
赵云说完吐血而亡。刘度听闻赵云病逝,谥为“顺平侯”,赵云长子赵统袭其爵。
而正在汉中与司马懿对峙的诸葛亮,听闻此事当即昏倒在地。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的理想奋斗了一生,没想到头来却还是看错了刘度。
诸葛亮醒来后,躺在床上整日自言自语“子龙,汝亦为大汉而哭耶?”ii
诸葛亮得了重病,军中大事托付给姜维、杨仪等处理。
曹爽听闻诸葛亮病重,催促司马懿道“大都督,诸葛亮病重,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司马懿却说“诸葛亮诡计极多,不可轻动。且刘度屯兵关中,不日必来攻长安,我军只可坚守此处,待刘度来攻,好去救援陛下。”
部将魏平却放冷言“蜀兵拔营而退,正可乘势追之,都督按兵不动,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坚持不从,曹爽与司马懿经常不合,早就想取而代之,因此深嫉司马懿。
刘度听闻诸葛亮病重,便令韩玄入蜀接替诸葛亮领军。而长安这边则以陈武为大将,率十万大军进攻关中。ii
韩玄知道此去蜀中必然艰难,便向刘度奏道“陛下,丞相治蜀久矣,深得人心。臣此去恐将士不服,军心不齐,难以取胜!”
刘度想了想,取下佩剑纯钧韩玄“此乃朕之佩剑,汝且当作尚方宝剑。见此剑如朕亲临,诸将有不服军令者,汝有先斩后奏之权!”
“谢陛下!臣定当与诸将勠力同心,破司马懿取雍凉!”韩玄接剑谢恩而退。
韩玄第一次来到蜀地,一路山林纵横,道路曲折险峻。韩玄不禁感慨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大元帅所言极是!”随行的郭攸之附和道。
“蜀地人口不过一千万,此前陛下已带走十七万大军,何以丞相尚能征集十万大军?如此穷兵黩武,岂非苦了蜀地百姓?”韩玄问郭攸之道。ii
“兴复汉室乃丞相心愿,蜀地人人皆兵,甘为丞相效力。陛下深知丞相为人,才令丞相操持蜀中军政。”郭攸之和韩玄解释道,他受诸葛亮提拔,对诸葛亮也十分钦佩。
韩玄也早就想见见这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吩咐廖化在前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队伍加快行进。
韩玄先到了益州城,太子刘旦引百官出城迎接。韩玄下马拜道“韩玄拜见太子殿下!”
“大元帅请起。吾久闻大元帅大名,今幸得一见。丞相为国劳心费神,有大元帅替丞相接管军政,丞相可回益州休养,吾心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