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继续讲解(1 / 2)

“先前不是说过了吗?不可能用整块木头来制作成弩架,部分地方需要由竹片和木片,胶合而成,一看你就是没认真听我讲。”

“哎呀,你讲那么多,我听不全也是正常的,我这不是不懂就问嘛~”安双宸不好意思的抓抓头,她还真不是爱学习的料子。好基因都被另外一个安双宸给拿去了。

“材料的话,我们后期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多找一些,然后慢慢的筛选掉,不就可以了?毕竟我也只是用理论来模拟而已,我从未做过。早知道大学时候就应该选修一门专门研究武器的课程了。不过我记得制弩工序在明代《武备志》中有详细的记载:“弩身用枣木红赤者为上,棠梨木红赤者次之....弩身长一尺六寸三分”,“弩弦用皮胶者一遇雨露则胶溶皮软.....小棕索不怕雨鼠且耐久”,所以都可以作为参考。”

“厉害呀,连明代的书都背的出来啊?我去博物馆看过,弓弩有很多种。随着朝代不同,弓弩的制作也是越来越精良,那大概都有哪些,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每种弓弩的优点都挑选出来,再结合在一起呢?”

“这个怎么说呢?就像整容一样,你把每个女明星的好看的五官拼凑在一起,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看的,说不定看起来还会很不协调呢!”

“可以微调啊!”

“这个是没问题的,制作弓弩不可能只做出来一种,我可以把我现知道的都试着拼凑出来,然在后期的实验当中,进行微调,最后选出两种适合的。”

“嗯,那你继续讲讲,都有哪些弓弩,说不定后期我也可以帮你出点主意。”

“我想想啊……”

南肖坐下来,咬着笔杆,努力回想着脑海里对兵器的知识点。安双宸也不敢出声打扰,怕打断了他的思绪。看着茶壶里的水都凉了,安双宸静静的提着茶壶走出了书房,打算再去倒一壶热茶来。这一出门,新鲜空气打在脸上,瞬时间清醒了不少。

等再次回到书房的时候,就见南肖在写着什么。安双宸也不出声,就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等着南肖写好了,主动叫她。

“双宸,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弓弩列了出来,你过来看看。”南肖写完后,将纸张拿起来,吹干上面的墨迹。

“大黄弩,诸葛弩……”安双宸念着上面的字。

“嗯,大黄弩是汉代出土的,汉代的弩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约引满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弩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弩,大黄力弩。只有十分强壮的人才能使用,据考古学家和军事家的考证估算,它的射程能达到四百米左右。”

“这么厉害?我军中大力士不少,可以考虑。”安双宸在出征的部队里见过,不少实用铁锤的大力士呢。

“这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但是射程不长,杀伤力若,后来有后人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最后失传了。我也只是见过图片而已。”

“啊?这么好的武器失传了好可惜……虽说我不希望有战争,也不希望这么兵器派上用场,但是这都是先人留来的宝贝啊!”安双宸惋惜道。中国千年古国,有多少文明都渐渐流失。

“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被遗忘的。再说说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强大,矢可入榆木半杆。号称威力强于汉代大黄,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还有一种,就是堪称最大的弩,秦弩。秦代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