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帮忙吗?”
少年冷静了两秒,加重语气回答,“需要。”
受仿生人姑娘影响太深,连回答问题都是她的语气。
“请问需要如何帮你?”多管闲事继续追问。
2晨仰着头看向房间一边的监控探头,“现在、立刻、马上,去把那个铁皮做的没心没肺的女人ko。”
多管闲事不吭声,它的系统程序已经分析不出少年的指令,不断的检索得不到答案,二十秒之后,蹦出来几个字,“ko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2晨被多管闲事再一次击中了笑点,非常会调节气氛的‘傻程序’把少年从原先的情绪中拉了回来。
“哈哈哈的意思?”‘傻程序’还不自知的傻问。
“一看设计你的人就没玩过什么游戏,ko是游戏用语,懂不懂?给你整程序的人是书呆子吗?没玩过游戏机?ko就是打败、击倒、一方把另一方撂倒在地、痛扁都是两个人竞技k,不过现代社会玩这些的人很少了,都是手游网游,这样的单机双机游戏不流行。”说着就想念起在地球上的生活,放了学没事就带着83ay往电玩厅跑,有时候翘课也会去那。
玩游戏是情绪逃离的好办法,当你被困在某种不健康的情绪之中时,可以通过开心有趣的游戏来转变心情,换了大脑思考的环境对不良情绪调节是有帮助的,玩着玩着愁眉苦脸就不见了,觉得压力没了,抑郁也没了。
社会是在变化中进步的,想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网络游戏的出现改变了当年青少年的世界,网吧一夜间出现在大街小巷,三四十台电脑已经算是规模性比较大的网游爱好者的聚集地了,包夜成了很时尚的词语,造就了一帮游手好闲的‘夜猫族’,还勾引了很多十几岁不太爱学习的青少年。
‘网瘾少年’是流行了许多年的社会话题,如何戒掉网瘾成了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被逼急了的爸爸妈妈们开始在全城的网吧里抓孩子,家附近、学校附近的网吧统统都熟悉,并且动员了亲戚朋友,谁看到去网吧的孩子就立刻打电话通知父母,之后就有父母拎着小棍子去教训自己家的儿子。
网吧里寻子和网吧里训子一时之间是很流行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