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片子,让所有人记住,广东的武林朋友在国难当头之时,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而不是被历史轻易的掩埋。
所有人都记住了李小龙,但李小龙仿佛一颗流星,璀璨而短暂,划过天际随即不见。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意义。
叶天塑造这个剧本,就是想把中国人的热血和激情全都调动起来。
换句话说,中国的武侠电影历史,一定要有叶问这样的大部头、重量级作品问世,才能变得圆满。
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如果缺乏了叶问,就只剩下霍元甲,还有编剧编出来的陈真,简直贻笑大方。
那位女教授讲完,端起凉了的咖啡一饮而尽,随即招呼服务生进来续杯。
“叶天,你觉得我刚才的意见怎么样?”
叶天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但他还是陪着笑脸,非常认真的说“刚刚受到指教,感触很深,有些东西值得探讨,您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
女教授很得意,继续指出“一部好的电影必须主题先行,你要确定歌颂的是谁?批判的是谁?打动的是谁?要像警钟,狠狠的敲响,让每一个观众内心都能被它触动。”
叶天气得闷哼了一声,好不容易调动所有的涵养,才让自己稳稳的坐在那里,不至于掀翻桌子,暴怒而走。
其他的五位教授,对这位女教授的发言,非常感兴趣。然后每一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叶天从这些人的口中,听不到任何真知灼见,他们对于电影市场毫无感觉。恐怕一年从头到尾也进不了电影院一两次,看的也就是红色电影而已。
叶天感到非常无奈,自己好心好意写了这样的剧本,要交给郑子丹来演,等于是送他一个大礼包,如果对方真的如此冥顽不灵,那他就只能把剧本收回,另找高人。
叶问这个题材,在国内和,都能找到合适的团队去演绎,不算郑子丹,其他有的是人选。
泱泱大国,拍这样一个武侠片还是很容易的。
他甚至想到,就算是即将归隐的李连杰,照样能够担当这一重任,扮相俊美,动作潇洒,谁都无法替代。
郑子丹在李连杰面前,肯定甘拜下风。
第二个发言的男教授,来自于某艺术学院的美学专业。
叶天不明白,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教授,画面的美感是由导演来决定的,布景是不是丰满漂亮,是由美工决定的。其他的还有服化道等等,都能决定一部电影的观感如何。
现在找一个美学教授,来评判一个剧本,等于是鸡同鸭讲,莫名其妙。
果然,这位教授一开始,说的就是高深莫测的美术理论,从米开朗琪罗一直说到达芬奇,从雕塑说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从法国的罗浮宫,又说到中国的颐和园。
总之天南海北,纵横古今,就是没有说到剧本。
最后他说“一部好电影,首先要奠定它的基调,到底是肃穆还是欢快流畅,是黄钟大吕还是清新小品?总之,确定了它的基调,你才能够设置美学元素。”
叶天忍不住,咬牙切齿,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前辈,我们是在讨论这个剧本,还没有牵扯到,美学的元素或者是画面感。那些所有的细节,都要从导演的分镜头脚本里面去找,我这是个文学剧本,只要把故事讲明白就行。”
一个编剧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故事讲明白,前后的逻辑关系弄的清清楚楚。至于画面构成、色彩基调、表情动作之类,那都是导演的活。
那位教授大言不惭“年轻人,作为一个成熟的编剧,你从下笔开始就要为后面的工作留下切口,给他们设置方便。如果一个人,在电影这个行业里各干各的,那你就会被大环境淘汰。我们古人说艺不压身,你作为编剧,不但要写好剧本,还要考虑画面如何呈现,导演如何调度,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