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资源是极好的交易货币。
生存物资不管哪个世界都会需求,而且需求量极大,价格可高可低。同时它们既是消耗品,又是可再生资源。
如果把可以作为货币的交易物分成五个等级,那么生存物资属于最低等级,能源和其它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属于第二等级,具有一定技术性的商品属于第三个等级,而文化产物和技术资源分别归属在第四第五个等级。
越高等级的交易物,其单位价值越高,其适用范围也越小。而基础生存资源虽然单位价值偏低,但是它适用性强啊。
殷怜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准备一些的。
而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原始世界创造类似的工厂更有价值了。如果说提塔和马蒂尔是技术输出型世界,那么一些比较原始的,文明水平明显而且全面低于地球的世界就可以作为原料输出型世界或者人力输出型世界使用,虽然不能长久,但是几百年内也够殷怜使用了。
她没有妄想一直利用这些原始人——两种差距极大的文明的碰撞,在短期内也许能形成特殊的阶梯关系,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必定会彼此融合。殷怜汲取对方的人力物力的同时,对方必定也会贪婪地吞食她所带来的技术。殷怜站在自己的利益层面,肯定会尽量延长自己的技术保质期,不会让对方太容易得到。但她也不会试图与时代大潮对抗,非要世世代代地奴役对方。
奴役个几百年,等几代人过去,这些原始人自身的生活水准提高,对于殷怜的态度也将从感激变为憎恨之前,殷怜肯定会抢先一步主动放手……虽然,也不会让对方得到得太过容易。
至于怎么延长这段技术保质期,就看殷怜个人的手段了。
自从在马蒂尔混到神使这个职位之后,殷怜就颇有点沉迷于宗教这种手段。宗教这玩意儿很微妙,每次传教都给殷怜一种她其实在忽悠人家“来不及了!憋说话,快上车!跟我走!”的奇怪感觉。
神所言即是真理。若无法解释就是时机未到,又或者神明的深意你不懂——就这点花招,已经能忽悠不少人了。加上比起宗教斗争经验丰富的马蒂尔大6群众,食材库的原始人小姐姐小哥哥们简直不能更好忽悠了,对殷怜的话简直是深信不疑。于是殷怜干起这活来,不但驾轻就熟,还事半功倍。
……或者说,对于这些原始部族的人来说,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受天灾和野兽所侵袭,谁就是他们的神明。
当然,殷怜也不能只是纯忽悠。她在潜移默化地给这些人灌输着一些更便于她管理的观念——比如说不劳者不得食,比如天道酬勤,比如神明也讲究等价交换——如果按照马蒂尔的宗教理念来划分,跟殷怜一起混的大概是个贸易神。
好在凤羽族也不懂这个,殷怜说什么,他们都坚信那是神明的指引。不管是贸易神还是生命神,只要殷怜给他们灌输的内容在道理上能让他们那直白的脑回路信服,他们就坚定不移地将之奉为圭臬。
殷怜找了一些种植方面的专业书籍,但是没有给他们看,反正给了也看不懂。但是她准备了一些容易看懂的图绘和表格,并且给了族中的巫医一些测量工具和记录计算的方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凤羽族人尽早地学会更有效率的工作。
而这些行动无疑是成功的。
这段时间殷怜去到凤羽族的所在,就能现他们已经在遵照殷怜的嘱咐开始简单的耕种。由于季节关系,此时耕种选用的都是一些丰产耐寒的植物种类,一部分选用了一些这个世界原产的种苗,另一些则是殷怜带来的近似品种,用于对比种植。
殷怜虽然已经背诵了大量的植物学内容,但是对于农耕之类的活计却几乎没什么了解。她只知道许多现代的粮食品种都是经过长期的换代改良,所以才能达到如今的高产。但是高产的同时也需求精细的耕作和大量地堆肥,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