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实的味道——究根结底,是因为这些人物都在手绘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美化。
这些角色都是有原型的,大多数以音乐剧里面角色的扮相作为原型,少数参考了一些历史记录,但是只延续了一些重要特征,实际的形象却由殷怜专门让人进行了设计,怎么美怎么帅怎么来。
殷怜做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些画像会不会符合马蒂尔饶审美,但是毫无疑问一定是符合地球的审美的。她让人进行设计的时候,是以音乐剧的周边作为借口的,也没有人对此表示过怀疑,还评价一定会很受女孩子们的欢迎。
事实上情况比殷怜预想中还要顺利多了。审美这东西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会有一些不同的偏爱,但是总体上来,基础的标准还是会比较一致的。殷怜又根据一般现代商业品的标准作出了相应的操作,把出现的人物形象设计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确保能把大部分喜好都一定程度上进行覆盖,所以最后的结果可以是相当不错。
对于圣城来,最可怕的不是殷怜丑化了教会代表的形象,而是她在丑化了教会的作风之后,又把作为反派的骑士王也进行了外形上的美化,然后让它得到了大量群体的认可,甚至还因此有了粉丝群体,这一点简直让人细思恐极。
一旦这个形象得到认可,那么就表示很多人内心都认可了骑士王——圣城的形象——是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的反派。虽然在文学艺术上面,这样的人物其实也有自己的魅力,甚至会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但是在现实之中,这样的形象对于教会来却反而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不过之前过,凤羽族的权谋意识不强,其实马蒂尔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人口稀少,文明落后,圣城已经是马蒂尔大陆上比较擅长玩弄阴谋和诡计的群体,但未经华夏五千年文化洗礼的圣城,其实在这方面也称不上非常高明,权谋也停留在一些比较基础的阶段,有点像是华夏古代,虽然已经有比较复杂的计谋和心理战,但并不到利用复合的心理战术来打舆论战的地步。
如果一定要进行形容的话,他们的最高明战术,大概是可以利用到“四面楚歌”这种程度的心理战术,而殷怜目前选择使用的,却是骑士王的形象与他在《法师王》这部音乐剧里的行为捆绑起来,然后以增强他的形象的受认可程度,来反向增强人们对于圣城和教会负面认知。
圣城对于《法师王》这种完全敌对和抹黑他们的作品肯定是充满厌恶的,对于骑士王这种敏感的话题也是十分反感,所以连带着厌恶骑士王这个形象,而人民对于其越是认同,他们就越是反福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也还没有完全预测到这个形象真正能够给他们造成的伤害。
殷怜可没准备提醒他们。
这两套周边卡片非常受欢迎,后来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殷怜也开放了一部分在专门的商店里进行售卖。价格不算太高,但是利润也非常可观,最重要的是,这些明信片传播的范围越广,那么它们能够带来的影响力就越大。
而事情也跟殷怜预期的相差不大。
由于现在贤者之都联通的传送阵越来越多,所以大陆各国前来的旅行者也越来越多。法师协会在殷怜的建议下,对于传送费用收取得比较低廉,大约只有一个银币的价格——基本上可以覆盖魔力的消耗,但是不上有什么利润。
对于这一点,殷怜特意设定了一项措施。贤者之都虽然由魔法协会掌控,但事实上魔法协会并非正规的政府组织,也就是,这里并没有很完善的税务系统,魔法师都是财政自负,甚至倒贴协会的。
不过殷怜来了之后,就开始完善这方面的事务,在后来生命教会的影响力大到了某个程度之后,就迅速而主动地要求建立了一个制度完善的政务系统,具体包括了三方面——协会(政府),商会和教会三方的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