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也有这种情况,但是明显在夏国这种风气更为普遍也更为常见。
碎碎选择参加这一场,一来是新闻节目也是一种影视题材,其实也是需要学习如何编导的。二来就是因为他对于六月梦比赛上的各种热闹景象闻名已久,很想亲身体会一番。
本以为所谓的“热闹”要到组赛的时候才会渐入高潮,没想到因为殷怜的存在,氛围早早就开始变得□□味浓重。
按照碎碎观察到的情况,场上对殷怜有敌意的选手恐怕已经上了两位数,而且这还只是已经明确表现出了态度的,有多少没有表现出来的,他也难以估摸。
他觉得肯定还是还有一些的。
这不是什么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就连殷怜自己要是知道,大约也不会觉得奇怪。
有句话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管在那一个时代,名声对人来既会带来数之不尽的好处,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嫉妒与恶意。
殷怜遇到的这种情况甚至不是最严重的——就程度来,这些人甚至不敢去当着她的面冷嘲热讽,而网络上的言论也被她背后的团队引导得很好。
不过对于碎碎来,直面业内的这种生态环境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
他之前也是跟着殷怜跑了夏庭基地的,但是跟其他人不一样,他写的剧本并不是影视剧本,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科普性质的纪录片。
大多数时候,参与六月梦的选手会创作的都是故事片,但是比赛其实没有规定一定要故事片才能参赛——从初赛规则来看就知道了,初赛里还要求公益短片呢。
这个题材跟谁都不容易产生冲突,但也不容易做出彩。不过碎碎本人是做新闻出身的,在这方面其实最有经验,自然也有自己的底牌在。
因为是有丰富经历的拿手题材,碎碎做起来那是一点也不慌张,同时还有余裕去搜集比赛场上的八卦。如果是在五月梦的赛场上,选手是不允许录影,录像,私下进行场外沟通的,但是这些行为在六月梦里却全部都是允许的。
因此碎碎搜集起来也非常容易。
因为这样的环境,所以碎碎才觉得这些选手实在太不谨慎——像这样的人,如果过几年真的成名了,就会把此时的这些言论全部当做黑历史;如果成不了,怕不是要一直陷在这样的心态里出不去?
而事实上,在此时此刻把时间浪费在人闲话上,本身就是在浪费机遇。
相比之下——碎碎把视线投到了另一部分选手身上——有些人未必不嫉妒或敌视殷怜,但是他们至少愿意把时间更多地花费在比赛内容本身上。
碎碎参与比赛的目的不纯,所以在参赛之前就对这一次的参赛者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虽然不是每一个参赛者都能够被他挖出背景身份,但是大致从已公开的资料里面侧面了解一下个人风格和作品特点还是可以的。
都从作品看品行,但是其实单部作品里能展现出来的品行是很少的,而且很多时候会受到题材掩盖。真正能从作品里看出来的,其实是一个饶阅历,社会阶层和教育程度。
这一点对于那种资深的剧作家不太适用。资历越深,就越能做到写什么像什么。但是对于新人剧作人来,那却是一看一个准。
碎碎就发现了,这个场中真正对于殷怜敌意最深,而且最容易全力去狙击她的都有些什么人。
17号的阿鹿铃,今年已经23岁,入行至少六年,运气特别不好。她十七岁时,曾经创作过一部高人气的创新体裁短剧,但是同年被好几位财力雄厚的大公司跟风,创作了类似的影片,而且宣传力度远高于她的作品,导致她的人气被大幅度分流。
但好歹之后她受到挖掘进入了一家中型的影视公司。公司老板特别看好她的能力,让她参与制作主推的一部影视剧。结果影视剧开始拍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