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是他,白川,明媒正娶的妻子,修炼道路上永不离弃的道侣。
只要她有愿望,拼尽了老命,都要帮她去完成。
因为大青王朝这边没有地支组人员的入驻,入关上文气长城还需要提交必要的相关手续才能成行。
白川索性就下了文气长城,直接穿梭在内城之间,直奔大青王朝的京师而去。
姑瑶城,将它称为浩正大洲最大的一座城池,也不过分。
相比白川呆过的纹鹿城,可称一洲之内的人仙之都,何止大出了几倍。
文气之重更是匪夷所思。
礼圣老爷身为山河筑起文气长城就是采得浩正大洲的文气而成,整条贯穿一洲的文气长城几乎就是以儒家文气为根基再掺杂浩正之气。
所以围绕着大青王朝的文气长城是白川见过最浑厚无匹的一段,就算比之大栗王朝那边的正面战场都不遑多让。
而知礼书院那边给出的方案,就是以大青王朝为基础开辟出第二处中枢,让儒家多年未设置的文隐官居中调停。
也就是说,白川这一趟圣门之行走下来,一切都顺利无阻的话,当上儒家的文隐官,那他的坐镇之地就是大青王朝的京师,姑瑶城。
御剑落地之后,白川仰望这座集儒家多位圣贤合力打造出来的巨城,感慨万千。
因为大战硝烟四起,姑瑶城仅仅只是开了一道城门。
往来的百姓也不多。
进出城门内外的差不多都是儒家的修士居多,还有一些在浩正大洲落地生根的别家修士,三三两两数量不多。
而这些修士大多行色匆匆,往来之间大多乘风来去。
毕竟圣门兵马的大营就设在滨海之边,这份无形的压力最是让人难受。
城门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凡人守卫,大青王朝这一次几乎调动了疆域内最精锐的兵马开拨文气长城。
只要是能战之兵大多集结于文气长城内城之下,随时顶替大战开启之时的守卫伤亡。
可以说在浩正大洲,唯有大青王朝的准备功夫做得最到家。
其实白川御剑而来的时候,早有姑瑶城坐镇的修士发现了端倪。
直到他落身在城前,很快就有数道人影从城门飞驰而去。
“敢问仙师可有知礼书院的文书?”
例行的盘问。
白川含笑递出了知礼书院颁发的天干强圉丁组玉碟。。
几位修士只是一看,大多大惊失色,诚惶诚恐的施礼。
“恭迎白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