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朋友,是亲戚,是友军,可依旧逃不过在武关道上相互厮杀的结局。 如果春秋战国时楚国能越过蓝田,或许历史又将不同。 而秦国没能侵入荆襄,楚国或许还是在用鸟花为字…… 现在么,庞山民忽然感悟,其实也和历史非常的相似。 当年秦楚,如今又何尝不是秦楚呢? 中军鼓点声响起,黄忠手下兵卒便是齐齐应喝,一时之间声威大振,在山道之中如同闷雷一般滚滚而过。 校刀手重新结阵而行,如墙而进。而在他们面前的曹军兵卒,却是纷纷后退,没有任何人敢上前迎战。 曹军胆气已泄! 这就像是崩稀,不是所有人都能夹得紧,忍得住的…… 文聘看着已经呈现出败相的曹军兵卒,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要发出什么号令,但是片刻之后便是沉默下来。 这样的场面,就算是他自己带着仅存的部曲冲杀上去,也未必能改变什么。 有没有可以用一人之力改变整个战局的? 确实有,但往往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就像是关二爷斩颜良。 罗老爷子只是表示颜良以为关羽来投,关羽马快,颜良不慎,然后被咔嚓一刀砍了,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关羽斩颜良,那是真的猛,小说都不敢那么写。 历史上关羽不是突袭,更不是偷袭,而是光明正大的冲阵斩杀。 因为三国志当中描绘的是『羽前登,击破,斩良。』 『前登』说明是冲在前面,『击破』则是说明冲破了对方兵阵。 所以颜良也绝不会是没有防备而被斩杀,只能说明是他防了,但没防住…… 大将亲自上阵搏杀,都是高风险的,一般来说甚少有人会这么做。 文聘握紧了手中的长刀,青筋暴起,可是脚下却没有动。 片刻之后,文聘下令,『鸣金!撤兵!』 在文聘身边的护卫愣了一下,『将主,这,我们就这么撤了?那,那些拒马陷阱呢?』 装有引火之物的拒马陷阱。 确实,如果依靠这些陷阱,还是多少能拖一下,甚至还可以再杀伤一些黄忠的兵卒。 可是如此一来…… 文聘抬头望了望远方黄忠麾下的阵列,目光微动,最终摇了摇头,说道:『谋策,不应用尽。』 这些陷阱,已经没有必要了。 一方面是文聘认为黄忠多半已经识破了这些陷阱,远处的那些火盆就是给文聘的警告。如果文聘依旧还想要在陷阱周边顽抗和引诱,那么等来的可能不是黄忠的兵卒,而是从天而降的火箭! 另外一方面么…… 『鸣金撤兵!』文聘重复道。 文聘既然重申强调了,其护卫虽然觉得就这么白白的放弃了陷阱撤退有些可惜,但是依旧执行了号令。 尖锐的鸣金声响起,曹军兵卒就像是获得了大赦一般,忙不迭的就退了下去。 黄忠见状,也同样下令收兵。 毕竟越过那些陷阱去追杀文聘,并不是一个聪明理智的选择。 在战争之中,宜将剩勇追穷寇是正确的,但是同样的穷寇莫追也是对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文聘通过放弃了此处最后的手段,也似乎是展现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