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才和徐家人的态度倒没有什么叫人挑剔的地方,安秀萍参加高考这是打了好久伏笔的事情,家里已经有共识了,又不是什么没主意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家。
况且,徐父在厂里大小是个干部,他最有政治的敏感性。安秀萍有楚婕这么个阿姐,连接上的是纪京生的人脉,他虽然没有要借光的意图,可真要有什么事了,这是一重保障。
这些,他早和徐母分析透了:“……都是为了孩子好,良才和秀萍那般恩爱,四月又伶俐可爱,秀萍上个大学出来分个好单位,良才要是有能力,大家使使劲帮着往上走走,这日子过得难道还不舒坦?非要折了秀萍的翅膀拘在家里锅碗瓢盆灶台炕头的,叫她白白生个遗憾,给日子埋下些隐患?”
徐家人意见一致,外头的话语就不能真正吹起波澜来。
楚婕听着就很放心,又好气又好笑:“傻妞,这样你还有什么好胡思乱想的?后顾无忧地生呗!船到桥头自然直。”
安秀萍有些赧然:“这不是……我也忍不住就……”
没事!孕妇嘛,身体变化,荷尔蒙啊激素啊什么的都会影响心态,宝贝你要相信这是正常且正当的,傻乎乎的反而有些可爱呢。
安秀萍:……不想和阿姐继续通话了怎么办!
其实楚婕更关心安秀萍上大学的问题啦,从前她是建议过,希望安秀萍能够考到京城来,以徐良才的才能和背景,调到京城来大有可为。最主要楚婕是希望能借此把安大有夫妇整来,老人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孙子孙女,一年见几次意思意思,楚婕想想都觉得过意不去。
可如今安秀萍怀了娃子,情况又复杂起来。
安秀萍也愁这个呢:“阿姐,成绩还没出来吗?”
楚婕之前也奇怪,按理说,在年前高考的事情就能尘埃落定的,她隐约记得前世的轨迹便是如此。这回一直拖到了过年还没消息,她好几回都担心是自己扇动蝴蝶翅膀的原因。
纪京生却叫她别急:“和你有些关系,却是个好事。”
原来在安家村的时候,他们就很多次议论过高考和知青返城的问题。恢复高考,里面很大部分的参考人员是知青。
要知道,在楚婕前世的历史上,1977年的高考,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是4 .7 。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报考人员面临落榜,再次经历茫然和失望。
而转年的录取率,同样少得可怜。有人在为终于迎来曙光而欢欣鼓舞扬起生活的风帆时,也有人一次次堕入深渊,抬头看不见道路和希望。
纪京生还没有复职的时候就琢磨这个事情,那时候他和纪东方被人看守着困坐一方小院,日子却没有在焦灼中虚度,而是都在苦苦思索这些关乎无数人命运的事情。
“这次高考之后,考上的且不去说他。落榜的五百多万人,反而最应该引起重视。从前知青守在农村建设,多少也是因着看不到别的可能。如今到手的机会又错过了,这落差感,反而是最难以克服的。”
所以,高考生们焦灼的等待背后,其实有人彻夜在为他们找寻出路,多给一个人机会,再多一个人,再多一个……
而这背后,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博弈,多少知识分子提前获得了自由,多少部门联动,工厂,机构,机关,公社……
纪京生还叹气呢:“如今还是国力有限,只能一步步来。现在做的,也就是叫年轻人看到除了高考,他们还是有退路的,国家是把他们放心上的,多给点时间罢。”
楚婕听着都心酸,心说以后老爷子要是还拉我壮丁,只要不是叫我进体制工作,余下的我坚决不推三阻四的。哪怕只对一个人有正向的作用,那也是一个人的命运和人生呐。
不过这事也确实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