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教师(3 / 4)

上善经 墙外行人gt 2232 字 4个月前

大哥回庄子里一趟,亲自和这马新打小的玩伴谈谈。”

王介瞪着一对牛眼,道:“请马庄主来,我却和他陈说什么?”

虞可娉道:“你便将案情再讲一遍是了,马庄主若问起,就说我俩去县里街上走访。王捕头,这案子由你负责,早晚都要着落在你身上,若天幸能够破案,到时我必和县台大人禀明,一切都是你全力周旋,多方配合,才能破获此案。这场功劳,怎地也要落在你的头上。”王介听她讲的入理,心里欢喜之余,也便不再计较这些安排。

虞可娉又道:“眼下还没到午,王捕头,咱们先去会会这于教师和张子洞如何?”

王介自无异议,当下又领着二人来到县内的一家私塾。娄之英抬眼看去,只见门前牌匾写着“惠施书院”四个大字,王介带着两人径直走进,见于教师正在给三五个学生上课。

那于教师一眼瞥见窗外站了三人,仔细一瞧,却是县衙里的王捕头,忙中断讲学,匆忙给学生们布置了些作业,走出屋来道:“原来是王捕头来了。咱们到我书房说话。”引三人来到隔壁的书房。

那书房几明柜亮,左边挂着丹青,右边贴着书法,桌椅书柜都是上等楠木所造,极其考究。虞可娉道:“于教师,你这书房很别致啊。”

于教师道:“这不过是于某寒舍自娱罢了。”

娄之英见这于教师身材魁梧,不像个教书先生,倒像是江湖上的练家子一般,他长得粗犷,却附庸风雅,一个大汉置身于这书香房中,显得十分有趣。

王介简说了一遍此番前来的目的。于教师请三人入座饮茶,道:“三位有什么要问,于某知无不言。”

虞可娉道:“教师何时去的马家教书?”

于教师道:“那是四年前了,那时少庄主还只十二三岁。我在他家教了三年,少庄主渐渐长大,到了去年,已不用我再授课了。”

虞可娉道:“原来教师和马少庄主相处了三年。少庄主是何样人,教师必是十分清楚了?”

于教师沉吟了片刻,道:“要说清楚,也不尽然。这孩子生性胆小内向,平日沉默寡言,极少主动和人说话,我教他三年,却始终摸不透他的性子,但他悟性不错,教他的东西,往往一学就会,和他一起伴读的孩童,却远没他聪明。”

继续阅读

虞可娉道:“如此说来,马庄主必也十分满意了?”

于教师摇头道:“这孩子确是聪明,可性子过于木讷胆小,课堂之上,往往还能对答如流,下笔有神,但若马庄主前来监考,他就变得支支吾吾,连话也说不利索。好在马庄主素知自己儿子为人,明白不是我教授不利,是这孩子自己性子孤僻,上不了场面。”

虞可娉道:“马庄主平素对儿子如何?”

于教师颇为踌躇,似乎不知该如何应答。虞可娉道:“教师,此事人命关天,何况眼下你已不在马家任教,便请你畅所欲言,不要隐瞒。”

于教师道:“我也是听下人乱说,做不得数。听说马庄主对这孩子十分苛刻严厉,从小便非打即骂,盼他能够早日成才。这孩子性子乖张,未始不是因马庄主在他幼时过于严教,以致他从此畏首畏尾,做什么都放不开。有时我和这孩子对话,只觉他倒像个扭捏的女孩儿一般。”

虞可娉点了点头,又道:“那伴读的书童叫什么名字?”

于教师回思了一下,道:“叫做马小杭。”

虞可娉抬眼看了看王介,示意自己已无疑问。王介站起身道:“于教师,今日便问到这里,衙里若想起什么,再来寻你。”于教师唯唯而应,送三人走出私塾。

虞可娉刚跨出门口,忽然回头问道:“于教师,你先前便在这里教书吗?”

于教师道:“不是。这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