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凤争(1 / 2)

要说鲁氏对章清怡这个孙女,也不比对自己的女儿连真少疼惜多少。

一来是当年连真的死,对鲁氏的打击确实不小。二来,章清怡与章连真都有着相同的性子,那便是从小便很懂事,很有范儿。

对章家来说,这样的女儿,才是令他们看重的。

几年前,章清怡突然便‘因病’被安置在了冷宫。鲁氏与贞宁侯初闻这个消息时,当真是又惊又忧,只能进宫请罪,却也不敢提及求情二字。

后来,见太皇太后暗地里还是护着章清怡,吃穿用度也不曾亏待章清怡,心里才渐渐安定下来。

这几年,明着是延昌侯府渐渐冒了头,甚至隐隐有赶超他们贞宁侯府的势头。

但他们都明白,只要章清怡一日无事,就说明太皇太后还是念着他们贞宁侯府多一些。否则,以太皇太后的脾气,只怕就不是不痛不痒地关着章清怡了。

明白这一点的贞宁侯府,便也低调了下来。

今日鲁氏不过是进宫先探探太皇太后的口风而已,毕竟万一太皇太后真有什么事,可章清怡还在冷宫里置着的话,就怕情况有变。

没想到,太皇太后反而先说出了这话。让她来看章清怡,恰恰就说明,章清怡出冷宫的日子,不远了。

说不定,正如她和侯爷所料,只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便可放下恩典,赦章清怡出冷宫了。

几年过去,章清怡倒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性子似乎沉静了不少,从前眉宇间还几分傲气,如今,倒是越来越懂得隐藏了。

鲁氏暗暗打量,心中十分满意。很好,不愧是他们贞宁侯府出来的人。太皇太后如此,她的女儿连真如此,将来,章清怡也会如此。

当然,鲁氏也知道分寸,不过略略与章清怡说了几句话,便回转长安宫,向太皇太后复命,也再次感谢太皇太后的恩德。

哪知道,鲁氏前脚才跨进殿内,后脚,寿昌宫侍卫被责罚,以及章清怡受到皇太后训斥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鲁氏听了,心里波澜不已。皇太后?是了,这几年,皇太后与太皇太后之间,根本已经是貌合神离。

当然,这两婆媳打从一开始就没合过。

只不过,从前的皇太后好歹也顾忌着身份,顾忌着人言,表面上的功夫也是要做足的。

可后来,就越发地轻怠起来了。而且,在一些公开场合,甚至与太皇太后公然唱对台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太后这是要反太皇太后啊。

可今日这事儿,皇太后如此打脸,也未免太过了些。

鲁氏起身向章氏一福道:“都怪贫妾,没有言明是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竟是叫皇太后误会了,也白白连累了那些个奴才。”

章氏冷笑一声道:“皇太后说的是圣旨,哀家的懿旨哪能抗过圣旨呢?皇太后不是误会,是存了心思啊!”

鲁氏偷偷看了一眼章氏明显不悦的神色,心里反而定了下来。

如此便好,皇太后越作妖,太皇太后便越反感,那么,章清怡出冷宫的日子,还会远吗?

沈环回到丹凤宫,却见乐潇泽正坐在她的殿里喝茶,还挺悠闲的。

沈环过去行了礼坐下,“圣上到底是忙里偷闲呢?还是特意过来,吩咐什么事的?”

乐潇泽一笑,拉过沈环的手道:“朕来看玉妃,还需要分什么时辰吗?倒是玉妃,这日子过地可比朕轻松地多。问题是,玉妃却总不来看看朕。”

沈环道:“圣上少绕弯子,这章清怡的事情已经在后宫闹地沸沸扬扬了,如今连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掐起来了,圣上打算怎么收场?”

乐潇泽道:“这关我什么事?太皇太后想放章清怡出来,下一道懿旨便是了。”

沈环道:“可是今日皇太后说了,这寿昌宫被设为冷宫可是皇上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