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分别(1 / 2)

但看章氏又不是随意发问,想了想,便道:“妾身愚昧……”

章氏打断沈环的话,“皇后也不必再跟哀家绕什么圈子了,皇上的事,你一早便知道了,不是吗?”

“哀家如今,也想听你一句真心话。若有一日,国家陷于存亡之际,你身为中宫皇后,当扶持何人上位,以安国本?”

无数念头在沈环脑中转过,沈环的心里,似乎隐隐明白了什么。

“妾身以为……”沈环在床前跪下,“倘若真有那样的一日,一则,当立圣上近宗为首。二则,当立……杀伐果断的雄君为要。”

章氏道:“那若是有绊住雄君的人呢?”

沈环道:“诛之。”

章氏长叹了一声,“哀家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日了,还望皇后谨记今日之言,勿负哀家所托,也勿负东君国万千生灵,退下吧。”

沈环伏首一拜,“妾身告退!”

沈环刚刚走出寝殿,便见乐潇泽正坐在外间安静地喝着茶。

乐潇泽抬眸对上沈环的目光,沈环垂了目光,上前行礼,“圣上万安!”

乐潇泽起身来到沈环面前,静默了一会儿,突然将沈环揽入怀中,语气空幽地道:“记住对朕说过的话。”

沈环不由地红了眼眶,刚想抬手回抱乐潇泽,乐潇泽已经放开沈环,转身朝着寝殿而去。

沈环微微仰头,平稳了一下呼吸,然后缓步朝殿外走去。

然而沈环才走到院中,便听到内殿传来章氏与乐潇泽的争吵声,还有杯盏碎裂声。不久,乐潇泽便满面怒气地冲了出来,然后一阵风似地离开了。

沈环静默地看着乐潇泽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袖中拢着的双手死死地掐在了一起。

听到内殿众奴仆的劝慰声,沈环转身回了内殿。

一夜之间,皇都又是一记惊雷。

乐潇泽连降几道圣旨,无非是对几位亲信大臣委以重任,参与朝中机要之事。接着,又任命安王为摄政王,统领朝政。

而颁下这道圣旨的时候,乐潇泽本人已经领着亲卫离开了皇都,以视察边关为由,一去不返……

乐潇泽在边关巡视了一圈,最后居然在边将的府上安居了下来。

朝中几位重臣千里远行,希望能将乐潇泽给劝回皇都,却被守将拦在了关内,不许再踏前一步。

不过,乐潇泽虽然人不在皇都,可朝中处理的大小事,都一件不落地要送往他跟前,由他过目。

朝中大臣劝过几回,见于事无补,便也只能随乐潇泽去了。

太皇太后之前虽然“病重”,但在乐潇泽离开后不久,却又神奇地“病好”了。而且,以太皇太后与章氏为首的朝官突转风向,一意支持了临时摄政的安王,朝廷倒也暂时安静了下来。

当然,乐潇泽所谓的亲征兀兀国之事,也就此搁置了下来。

众人以为,乐潇泽是因此在赌气,毕竟这太符合乐潇泽的脾气与荒唐属性了。

但有些聪明人,也渐渐看出端倪,东君国与兀兀国迟早有一战,但并不像乐潇泽所言的那样,要立即开战。

眼下,的确不是与兀兀国开战的最佳时机,一则内乱不止,二则,国力维艰,三则,军心疲惫,还有待整顿。

但如果乐潇泽亲自坐镇边关,那兀兀国便是真有什么想法,也得好好掂量一番了。

当然,乐潇泽这样做不是不冒险的,一来他人在边关,兀兀国也更好打他的主意。二来,边将若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乐潇泽也就危怠了。

然而,皇都之中,已有一位现成的摄政王,又加之还有一位以太皇太后和章氏集团暗中扶持的寿王。

所以,对于边将来说,能捧好现成的皇上,其实是更有利的。若妄生什么歹心,他们,又能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