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芷嫣又道了个万福,微微笑道“答应与四庄主比琴,这自然是分内之事,感谢庄主肯定,让跳过复述的环节。”说罢示意剑奴去搬琴。
剑奴走过去搬琴台,那史舍倒是个开朗的人,竟帮着打理,将琴抬到吴芷嫣这边来。
吴芷嫣一身挑花裙装,面带桃花,指若玉脂,上手便是一曲上古名曲《广陵散》。
犹如仙女下凡,动作轻柔,正所谓是指未动而琴声起,冰雪梅花沁心脾。
此时山下也已是冬季,听她此曲,却有如人在深秋,有说不尽的秋高气爽之意。
明明是一曲壮烈的叙事曲,却有说不尽的田园风情,让人再也不想勾心斗角,愿意放下一切。
此曲造化之功,非是言语可表,有风雅后人题《题美女抚琴》一诗为证
才下青鸾抚玉徽,古今谁复赏音稀。
金声满院西风紧,野色萦溪暖日微。
向晚丹霞随雁去,霎时红叶似花飞。
一簪华发三千丈,醉倚松根弃黼依。
在场之人无不为这情这景折服,这是公子在这第二次听这曲子了,可是公子此时听琴,却没有第一次听的感觉,脑海中放电影似的闪过许多疑点。
很小的事都翻了出来,比如有一点他始终不明白,后世文献记载,不是说这曲子是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遭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是他独有的么?
又比如接下来如何办?反正一句话,就是杂乱得很。
为什么在汉代会有这曲子呢?
难道嵇康也是从别处得来的?
公子对这个曲子很在意,在很多书里看到过记载,也曾看过各种版本的谱,所以特别留心。
那为什么吴家小姐又会这曲子呢?一切还真不好解释。
这曲子本来失传已久,史舍哪里听过?
这叙事曲又长,没谱的情况下,要全记下来,就算是公子这么好的记忆力,也吃不消,更别说他四庄主了。
一曲弹完,史舍便已认输。
吴芷嫣笑问“四庄主所弹的琴谱《水仙操》,不是原创,乃是小女子家传之物,请问四庄主从何而得此谱?”
此话一出,史家上下一个个的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