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正在做战术总结报告,四个小子又提着武器来找公子,缠着要公子教他们武功。
公子正愁这要怎么教,吴颖便来电说道“那五百人,一路上老爷一样的行军,一天二十里不到,目前没有来我们这个方向,朝南而去。”
公子正百思不得其解,朝南去不是长沙方向么,回去干嘛?
吴颖又说“他们沿途找地当大户征军粮,所以走得非常慢。”
公子大喜,便回电对吴颖说“你着人跟好了,摸清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军粮钱财在哪,别露马脚才好。”
四个小子有空就缠着要公子教武术,公子自己也不是什么大师,这是真的难为他了。
就部队上学的那些,和电视上学来的一些招数,那还是别人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好,凑拢去的,要真练成能用,那可不是一天之事。
自己本身也是懒人,本想到演习结束让阮远教的。
可是小子们老是缠着也烦人,于是打开电脑,放几套在部队中考来的锏法、刀法、枪法、斧法、槊法给他们看。
当然,自己少不得要跟着一起练练。
公子练了一路岳家枪法、一路戚家枪法和杨家枪法给他们看。
一个个天才武痴,竟学得有模有样,就连电视里那种艺术打法,从常人想不到的角度进攻的特写,也被他们反复练习,看样子是有可能练成的。
不过也不能小看这些个花枪绣棒。
经过几代人,几千学人体工程学和力学的专业人士编排的实战型套路,拍成影视存在国家档案馆中的套路,其威力也是不可小视。
原本有镔铁,加上有了冷锻技术,再加上方致采用包钢的方法,用覆土烧刃法进行热处理。
枪杆做成水磨空心钢管,里加稠木外包黄铜,压出一圈圈的丝纹防滑,效果不是很不错的。
还外带打了十把马刀、一人一套护具。
公子便召张氏三兄弟过来试枪,四人披挂完毕,那个英姿,真是让人双目一亮。
通体裱银,豪光闪闪。
说是光明盔,又有主体板甲,说是板甲,又有关节处的锁子甲防护。
接缝处必有鱼鳞防护,内衬软牛皮甲。
头盔用钢板整体锻造而成,用悬挂式内衬,又采用肩托盔的样式,并加以改进,使得活动更灵活,又减轻脖子负担。
这付甲,能让三石之弓弩,在十米之处激射而只变形而不穿孔。
但是,由于没有高强钢,只能用碳钢冷锻来增加强度。
所以厚度问题解决不了,一付便有二十公斤重。
加上他们的兵器,一个人如果只骑一匹马怕是上不了战场。
公子皱眉问道“他们的兵器有多重?”
“四个人都来争着要重点,好像我们舍不得铁一样的。”
方致没好气地说。
公子皱了皱眉头道“太重了不灵活哦。”
方致叹了口气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他们要呀,公制单位,枪重二十一斤半,槊重二十六斤,矛重二十八斤,那小的斧头打了三次,硬是要了个三十六斤半。害得工匠打了好多次,都不愿意打了,我一个给个红包才完事的。”
让他们三兄弟活动,看看怎么样,四人马上马下各练了一路套路,回复说没问题,这个用着合适。
又让黑子一直练,那小子倒真是了得,有了新武器,越练越来劲,张豹也手痒,便一起对练,三十六路斧法连打了十来次,公子才让其停。
公子见他们能用得了,便也就不说什么了。
柳劭睿和张信见如此阵仗,心中自是各有各的喜欢,二人一直满脸堆笑,乐不可收。
这班小将本是有底子的,这下一学就会,只差强化练习了。
公子每日练兵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