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阳谋县令(2 / 3)

观溪一梦 宁轩公子 3587 字 2021-03-17

中被拿。而敌出兵不过千。请问诸位,比黄忠强的有几人?”

韩玄知道他所述是实情,很是失落地问“难道就这样算了?”

那人答“汉昌多山,驻十万兵,不知道其兵在哪。进一万兵,无将能摆开阵势,这个怎么打?长沙郡弱,而朝中动乱,这个要不要打,望太守三思而行。”

韩玄叹道“那如何是好?”

有主薄答曰“太守何不试试,看能不能招安?命人带金银细软,粮草马匹与他,封以高官厚禄,若能收之,岂不妙哉?”

众人皆议,宁轩公子可以借此正名,必定能同意出山,失之数将,却得一虎,可喜可贺。

韩玄从计,命主薄带百石粮食,十匹好马,百匹丝帛前往天岳,封公子为长史。

韩玄三次相邀,公子称病不出。

韩茹诗心中盼望两人能和平相处,能不能圆了自己的心愿不说,至少也不再让自己为难。

得知公子三辞其封,心中大骂千百次,便策马到天岳去质问公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公子心中无奈,避而不见,在墙上挂一幅字“潦倒儒冠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病起秋风吹白发,雨深黄叶暗松关。不妨穷巷频回辙,消受垆香一味闲。”

韩茹诗不懂这七言是什么体裁,但也能看懂公子的意思,所以就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搞不清到底要怎么样。

气得韩茹诗恨恨地骂道“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老娘再也不管了。”

倒是害得车宁和芷嫣,赔尽了小心,说尽了好话,好不容易才打发这姑娘回长沙城去。

二人相视一笑,车宁道“这姑娘就像是张雨在诗中描述的一样。”

芷嫣笑道“不曾读过张雨的诗,姐姐说说。”

车宁笑道“你先入府来,你才是姐姐呢。张雨有诗云,‘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你说是不是一样?”

芷嫣抱嘴笑道“这不是说,我约你,来么?”车宁含笑不语。

太守见公子拒不出山,便大怒之,主薄向太守进言,将情况一一说明,讲得是绘声绘色。

宁轩公子李文不愿意在太守手下办事,可是太守等要出兵讨伐,最多是个两败俱伤,得利的只怕是另有其人。

黄汉升所表,非是动太守根本所在,汉昌地小、民少且无主,目前正适合安置如此之人。

李文若是得了县令之职,还不是归太守所辖?

虽然其可能不听太守调配,也有可能找府里要点钱,可是最起码不会起兵造反了。

前番太守将李文所注解的经书上表朝廷,现如今出兵征讨,朝廷过问起来,也是麻烦事。

倒觉得何不依其言,表为县令,表汉升为裨将军。

韩玄听罢,觉得有理,可是又心有不甘,又问“若是其每月找郡里要兵响钱粮,又如何?”

主薄不假思索地答道“给,并且多给。”

韩玄不解,主薄道分析道,多给钱粮,给一万二万兵力编制给他,汉昌才数千人家,他上哪招兵呢?

若上面有要用兵的,就调他去,何乐而不为?

他若不往,自有上面来收拾他。

他若凑齐人马去,他的部队一直在太守名下,其功当然是太守的。

如果太守给他一万人粮响,他出不了一万兵,那便是死罪,何必太守动手?

再说,他在山中,我们进不去,他要出来也没那么容易,山中就算全民皆兵,也不过数千人,何足惧?

韩玄听后大喜,依计而行。

后有大唐帝国史记录韩玄表公子为偏将军千石汉昌县令,黄忠为裨将军,命其领兵一万,供万人粮响,以镇山越。

各位看官,费了几牛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