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你不好用力,胜了你不光彩,来,你双手来拉我单手,能拉动我,奖你千金。”
公子双脚不八不丁,站一行桩,太史拉开弓箭步,双手来拉,任凭他怎么用力,就是不动半分。
慢慢地,头上见汗,双足足尖已入泥中,公子笑道“拉不动我,你过来吧。”用力一拉,太史便朝前一窜,差点摔倒。
太史爬起来,也不拍身上的土,便拜倒在地“学生有眼不识泰山,以下犯上,任凭校长处置。”
公子笑道“你们学的这些个军事技术,都是我带夫人,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教材,学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你都说了,你是学生,我能怎么处罚你?起来吧,取两张三石之弓来,你们使来我看看。”
时有教员送来两把复合弓,恰好空中有北归的大雁,公子笑道“靶来了,今晚的伙食就看二位的了。”
二人也不回话,张弓搭箭,各下三只。
公子又道“还有一只,可以射得到。”
太史慈拉弓搭箭道“魏兄先来。”魏一箭射出,太史也一箭,魏箭中雁,太史正中魏箭之尾。
箭法如此精妙,世间难见,有清客题《精弓双将》赞道
一箭穿云世所稀,双弓阻断雁南飞。
英名何必闲文颂,自有边民传虎威。
围观之学生甚众,皆惊叹不已,场上掌声如雷。
公子心思,这种弓是没有减振设置的,也没有标识箭上的节点,加上不用班指,他们是怎么做到能射中的?
反正自己是射不中的,心中感叹真本事的人还真多。
想及此点,便大笑道“二位好本领,现在也是用人之际,毕业吧,不知二位想做点什么?”
太史慈豪言道“丈夫生于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魏延也道“如果敌人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
公子大笑道“如此甚妙,去办好手续随我去挑战马与武器吧。”
魏延上前抱拳道“学生保荐二人,可为大用。”
公子笑道“你且带过来我看看。”太史慈也说“我都当三年学生了,也有几个兄弟,有好本领,带来与主公看看。”
公子大笑道“好,一并带来吧。”
公子心思,史书上所载,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果然不假。
不一会儿,魏带两人,太史带三人,一并过来,见到唐王,便来见礼。
公子观之,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只有一人脸色漆黑,蓬头乱发,身高怕是有一米八几,虎背熊腰,说话粗壮。
其他的长的还都像是个书生,哪有个当兵打仗的样子。
公子皱眉问道“都有何本事,说来与我听听。”
魏延说指着其中一人说“这几个我都熟知,待我说与主公听。这黑脸的,姓杨名茂彦,字盛才文笔奇绝,诡计多端,号称一步三计之鬼才,只是武功却不怎么样,战力考核,及格都难。”
公子见其是偏才,但这文人武相实在是有点好笑,好不容易才忍住笑意,说道“我以为你给我带一黑脸武将呢,原来是位文者。”
杨茂彦尴尬地笑道说“主公别笑,在此两年多,所有比试,有我的队,非胜不可,从没输过,我可没给主公丢脸。”
公子笑问“那战场上要武力的,怎么办?”
茂彦笑曰“有青藁和子义,我凭脑吃饭。”
公子又问“青藁是谁?”
一白衣小伙答道“学生严抚芎,字青藁。”
公子笑道“有何本领?”
严抚芎答曰“弓箭略弱于太史,别的无两样,善水性,与伯仁匀能在长江之中凿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