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平江夏之乱(2 / 3)

观溪一梦 宁轩公子 3321 字 2021-03-17

条件。

张豹三日收了三万余人,另有大户、世家愿往者不计其数。

公子感到奇怪,大户世家怎么也来凑热闹,便命马静调查。

原来是这边长期战乱,那些有钱却没武装的人,在这乱世中命都难保,要什么钱财?

皆想到公子的辖地安身,都说是虽然放弃了良田千顷,但至少能睡个安稳觉。

公子着小欧哥上表,免江夏三年税赋。

十里挑一,收编精壮者三千人,先锋一千,运粮两千。

命太史慈以押粮民夫的名义,分批带余下之众三万多人,走长江,回巴丘,交给车宁安置。

江夏太守韩诉,字文昌,带着其儿韩幼,前来劳军。

唐王接着,说已经平乱,并上表减税安民。

韩千恩万谢,说“老夫年事已高,江夏历来是个多事之地,此地太守,有如走马灯,没几个能呆得长久的,导致政策也无连续性可言,吾上负天子之托,下对不起民众。而江夏一再动乱,并无存底,目前已是民不聊生,此地民众如何生存?王爷一走,必又生事端,如何是好?”

公子表情凝重地说“三年不收税赋,我已经尽力了,还不知圣上准不准凑。我行军到此,又能带多少军粮?如何经得起这一消耗?”

韩诉又叹道“吾自上表,请求调粮救灾,怕也只是杯水车薪,却不知如何是好。”

公子望着他说“韩大人的意思是?”

韩诉叹道“越往南去,越是人少地多,而灾年越少。民众想要南去者甚众,将军持天子令,有能力助其南去安身立命,何不调十万户人口到南方安置?”

公子完全没想到他会提这要求,这可是……

出乎公子意料的是韩诉这请求,这完全不合常理。

十万户可不是小数目,这样一下子会让江夏实力大减。

他一个太守竟要自己移走这么多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公子心中正是巴不得有这事,却怕在这个时候成出头鸟,又如何敢调呢?

若调了这十万户走,先别说这是不是个圈套。

就算他韩诉是真心替百姓着想,可朝中必然眼红者多,在朝中一通乱说,到时如何收场?

是去京城任他处置?

还是持天子令以征各路来犯之兵?

为了大唐国内安稳,他不得不慎重,委婉地对太守道“若我调人走,必有人告我掠夺人口,到时候我这个王爷,还是异姓的王爷,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韩诉叹息道“左将军所虑及是。只是江夏眼下无粮,眼看众生要饿死,老夫已是将行就木之人,于心不忍罢了。”

公子很无奈地说“这个事我也知道,可是没个说法,我是不能大批调动百姓的,要不长沙也难保哦。”

韩诉长叹道“罢了,你若能安排船只,吾亲自送妇女儿童上船,若是有事,老夫自有担当。若是不闻不问,随形势如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江夏一郡就完了,说不定将军平定江夏,前脚刚走,第二次黄巾之乱又开始了,算是老夫求五爷了,安排一下,为华夏留个种吧。我让小儿韩幼到将军那里去做个小吏,以协助将军安置这些人口,可好?”说罢便作起揖来。

为了使唐王放心,这韩诉用儿子作人质,证明自己是不会陷害唐王的。

这种大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公子心思,这鬼倒是不会害我的,若是有人去告,他把自己儿子都搭进来,足以说明其心是真善。

想到此处,便说“你上表,若天子首肯,我收你五万妇女儿童吧和五万户正常人口吧。多了我一郡之力,也养不了呀。连年战乱成年劳力本来就不多了,你留着吧,多给单身的妇女儿童吧。”

韩诉见唐王答应迁十万以上人口走,心中顿感安慰,又作起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