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公子严肃地说“你记录下了,马上通知魏延、张豹,有战事先请示,违都军法从事。如果我没回,武陵只守不攻,不可大意。要攻不能进山区,别我们经常埋伏别人,反被别人埋伏了我们。军师老杨的人呢?我怎么回了那么久,也不见他人影子?”
车宁继续笑道说“其实你要不要军师都能打,所以就不怎么记得他,这个是自然,但是表面上还是要重视他的,回来这么久也没问过,这个不好。”
公子望了望她轻声说“事太多,不记得了。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车宁抬头望着公子,温顺地说“我以你的名义去请去了,他在汉昌学校组织学生演习,今天完成的,今晚必定会到。”话还没说完,侍卫通报“军师杨茂彦到。”
公子出门迎接,一番嘘寒问暖是少不得的,上茶,主宾入座。杨茂彦大笑,不过他那尊容,公子倒不觉得有什么,吴颖一直认为还不如哭着好看。
杨茂彦说道“还是跟着主公好,一不要跪,二不要站,还有茶喝。”
公子爽朗的大笑道“哈哈,跟着我就只有这点好?”
杨茂彦一本正经的拍马屁道“那肯定不是,能让十万人上学的,当今圣上也做不到。能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寒冷者有其衣,这是数千年来大圣贤者想象中事物,今主公实现了。”
公子瞪了他一眼“少吹我,跟我说说,你跑军事学院那边搞出什么名堂来?”杨茂彦笑道“主公不是一直在学校那边么?怎么来问我呢?”
公子叹道“我哪有时间去训学员啰,在那里是从大的方面入手,改掉一些存在的毛病,还没有去落实到每个系中去。你在那里选了多少将?还是?”
杨茂彦“我从回来就开始在各部队中选能造之材,那些个营长队长,全部拉来,除了蜀地太远,只训了几十个人外,其它的全训几次了。”
公子真怀疑是不是听错了,惊奇地问“那不是上万人次?”杨茂彦哈哈大笑,答道“王爷,你没听错,有三万余人次,短都六个月,长的十二个月。”
宁轩公子赞道“外面打仗打成一团糟了,你还真有心,真不错。”
杨茂彦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唐王道“我选出能单独带兵的五百人,供主公过目。”说完交了一份名单上来。
公子看了一次,全是1830岁的,没几个是认识的。公子问“这些人有什么特长呢?”杨茂彦交过一份报告,公子细细看来,心中大赞。
杨茂彦将选军官的条件作了三点明细规定。
一是忠诚,我所选的都是穷人的孩子,他们是忠于政策的,说穿了是为自己这样的人在战斗,所以背叛的机率不大。
二是独当一面,能领兵单独作战。有五成人有过战争经验,当然也有没打过仗的,所以我带来了,这次让他们露个脸。
三是特长,有能调度的,有会讲的,有会地图和天文的,有特能打的,有鬼点子多且稳重的,有善于侦探的,有机械用的好的,有水战厉害的,有马上功夫特别好的。
又对天下情况进行分析,纵观天下,局势渐明,中央已经无力集权,地方又还在萌芽阶段。
局势错综复杂。
若是发展太快,便招人眼红,那档会引来众人抢大户,我们就不可能有精力去发展。
发展过慢,将来必无立足之处。所以这个点,要把控不容易,眼下王爷能得一时之信任,定不何能一直不变。
就发展来说,我认为主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天下若进一步乱,我们目前是无法制止其乱的。
南方比北方更好,气候暖和,雨水更多,对农业来说有天时之便。对工业来说,冬天不长,便于生产和运输。
对守土来说,北方人不适应气候,如果传染病发生,胜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