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才后人题《武陵行》为证
半山落照炊烟细,一水分流野鹭闲。
醒目微张扶盏望,轻槎起落武陵间。
中平六年(189),灵帝去世前,曾多次想招唐王进京,苦于公子在外征战,京城也是多事之秋,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一直未能实现。少帝时常听到周边有人提及唐王,便想见一下唐王。
由于少帝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二人担心唐王要是不能为自己所用,便是心腹大患。便一心想要召唐王进京,二人商议半月,时天下动乱,唐王是出了名的能打,自然有所顾虑,也不敢硬来,正为找不到好借口而心生忧愁。
无巧不成书,时有姓任名红昌的女孩,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十四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世人便称之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之时,宫中之人流落各方,貂蝉生得貌美,又有些才思,出宫之后,几经流离失所,最终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
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后来人们为了形容其美貌,戏称貂蝉的姿容连月亮见了都自愧不如,才有所谓的“闭月”之称。
这事一传到宫中,何太后听后,大脚一拍惊喜的叫道“有了!”便招何进进宫,有了这个事,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唐王进京了,何进更是如获至室,便直闯王允家中去查看是不是真的。查明真实情况后,何进便进宫来见何太后,二人一拍即合。何太后收貂蝉为义女,封其为闭月公主。
二人让少帝下旨召唐王进京,帝本也想见唐王,便下旨赐婚。帝年幼不更时事,每过数日便问左右“唐王为何还不来?”左右答曰“应该在路上了。”帝不见唐王进京,想着加发圣旨催促,小孩性急,一顿乱发,不知不觉便连发十二道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往巴陵。
其时公子正在武陵,车宁收着第一道旨,稳住传旨的公公,招集左右商议这事要如何办,唐属官员皆拿不定主意,去京城有危险是肯定的,但不去那是抗旨,会不会有有兵灾先不说,在法理上便落了下风,以后的日子怕就难过了。
开了三天的会,你一句,我一言,最终也没有个定论,车宁感到头痛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