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群雄四起(2 / 3)

观溪一梦 宁轩公子 3758 字 2021-05-13

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弃官归乡,回到家乡四处一看,又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但乡下人多是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任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彧从这些人口中得到袁结的情况,稍加分析便认为袁绍不过是个绣花枕头,终不能成大事。荀谌对荀彧说“袁绍虽是四世三公,占了这大好的地方,却是狼子野心,其人又是绣花枕头一个,如何是好?”

荀彧泡来一杯茶,优哉游哉地答曰“纵观天下群雄,忠于汉室者已无几人矣。董卓为世人不耻,袁绍非是周公之才,袁术更是山中野兽,公孙瓒、孙坚、吕布之流皆为乱世之走狗,有勇无谋之匹夫。江南宁轩公子李文,实力虽强,可实乃世之怪物,不重天子而重小民,不重士大夫而事农商,也为士人之不齿也。吾弟休急,唯今之计,静观其变。”

初平二年(191)秋,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的黑山农民军进攻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东郡(今河南山阳郡西南)等地,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袁绍派当时正隶属于他的曹操引兵入东郡,借以发展自己势力。

曹操在山阳郡大破黑山军白绕部。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改治东武阳(今山东曹县一带)。次年春,曹操又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大破黑山军于毒部,在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大破黑山军眭固和正在东郡骚扰的匈奴于扶罗,平定东郡。曹操起兵以来苦无地盘,至此有了东郡这一立足之地。

话说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一阶段,却实是一位难得的热血青年,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董卓初战不利,被联军击败之后,逐烧毁洛阳宫室,裹挟汉献帝迁都长安。

战事初始阶段对于诸侯联军可以说极为有利的,然而在董卓退却之后,联军诸人却都吞并酸枣一带,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只有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眼见无法劝动诸人,曹操只得独自引军西进,结果在荥阳汴水因兵力相差悬殊,曹操遭遇大败,士兵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仓皇逃得性命。

回到酸枣后,曹操又建议各路诸侯各守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共同围剿董卓。而各路诸侯却各怀鬼胎,眼见董卓已经退走,都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实力,甚至相互之间发生火拼,联军已成瓦解之势。

这事一传到荀彧耳中,荀彧大喜,高兴得涕泪满面,三天睡不着觉。汉献帝其实是代表着门阀士族,荀彧是荀氏士族的老大,而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中表现出来的“舍生忘死、一心为公”,全力维护汉献帝这一幕,让荀彧认为曹操才是值得辅佐之明主,在他心中只有曹操才能担得起匡扶汉室的重任,而其他诸侯或许实力要强过后起的曹操,但均是不顾大局,只为一己私利之辈。

所以,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当时董卓威凌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弊,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后董卓派李傕等出关东,虏略各地,至颍川、陈留而归,荀彧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荀彧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彧调度筹划。曹操问荀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说“荀攸(荀彧侄)、钟繇”。荀彧善于举荐人才,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