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早早的表态,让天下人知道他站在百姓的一边。” 陈全点头,但依旧觉得此事不妥。 “至于富户们的仇恨,做了太子还怕这个?”沈安轻蔑的道“军队效忠谁?” 陈全说道“官家。” “官家有军队在手,怕什么?”沈安觉得这些人大抵是害怕那些权贵豪绅的,怕的要死,“新政就是割富户的肉,一边割肉你还想着能和他们推杯换盏?你也不怕他们在酒菜里下毒吗?” 陈全霍然清醒,拱手道“沈郡公高明,某却是错了。” 这些人都在怕啊! 沈安不知道他们害怕什么,从先帝赵祯开始,他们就畏惧天下的权贵豪绅。 “官吏和他们是一伙的。”沈安想到了这个缘故。 帝王最怕的是什么? 第一军队离心。 第二官吏离心。 没有军队在手,帝王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官吏离心,这个大宋就离崩溃不远了。 但大宋别的缺,就特么不缺官员啊! 沈安不禁想大笑出声。 “安北兄。” 这一路赵顼都在思索,看到汴梁城时想通了一件事。 “官吏们才是新政成败的关键,可我以为,会有不少人反对新政。”赵顼显然是想通了,很是自信。 “那你说怎么办?”沈安问道。 赵顼说道“不怕,大不了……换掉。” 他看着沈安,沈安看着他,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英雄所见略同啊! “大宋的官太多了些,正好腾出来位置,把那些冗官安排上,如此……新政的反对者滚蛋了,多余的官员解决了,一箭双雕啊!” “哈哈哈哈!”沈安不禁大笑起来。 大笑声中,他们进了汴梁城。 一路进宫,君臣都在等待。 “如何?” 就在他们行礼时,赵曙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皇城司没说?”沈安的话让赵曙黑了脸,说道“皇城司说什么?没去。” 为啥没去? 沈安看看韩琦,韩琦一本正经的板着脸,颇有首相的风采。 包拯看了一眼赵曙,沈安就明白了。 合着赵曙是担心有人谋逆,让皇城司在汴梁城中打探消息啊! 本来沈安觉得赵曙有些胆小,可想想当年先帝赵祯遭遇的宫中谋逆案,顿时就理解了。 那些人的胆子之大,一般人真的无法想象。 在新政开始的当口,若是赵曙出事,那就是一个急刹车。 沈安让出了位置。 这个时候就该让赵顼发光发热了。 “陛下,祥符县的富户都交了免役钱。” “好!” 赵曙欢喜不已,“可是都交了吗?” “都交了。” 赵顼拿出一本册子,陈忠珩接过递上去。 “陛下请看,这便是祥符县富户的名册,左边是家产数额,右边是缴纳的免役钱。” 赵顼也很欢喜。 赵曙仔细看着,等看到后面时,就看到了熟悉的笔迹。 ——结余三万六千九百九十二贯。 “竟然结余那么多?” 赵曙真的没想到,在他看来,只要祥符县的免役钱能抵扣招募人手的七成支出就心满意足了。 可现在竟然还结余那么多,让他不禁赞道“大郎辛苦了。” 赵顼低头,“臣不辛苦。” 因为这里是朝堂,所以赵曙可以失态叫他大郎,但他却只能称臣。 韩琦等人心痒难耐,就忍不住问道“陛下,结余了多少?” 赵曙再看了一眼,“结余三万六千余贯。” “那么多?” 韩琦说道“三万多贯,这是每年吧?” 沈安点头,“免役钱每年都要交。” “那岂不是说……三司的日子又要好过了?”韩琦想到韩绛每每来诉苦,说是朝中的开支再不节约些,回头他就只能去跳汴河。 “那是免役钱。”沈安觉得韩琦的目光依旧有些狭窄,“祥符县因为靠近京城,所以富户多,这才有了许多结余,但大宋疆域广大,许多地方却贫困,结余不可能,甚至有可能会少。这些结余正好填补亏空的地方,若是还有剩下的,下官以为该留着,为以后打算。” “以后打算,什么意思?”韩琦知道自己是太过激动,所以忽略了大局。 “下官觉着大宋的百姓只会越来越有钱,富户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