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活计更轻松,挣钱更多。” 苏晏说道“你们看看某,某当年也是在码头扛活的,后来某在书院刻苦读书,那时候多少人嘲笑某?说某是异想天开,可如今呢?” 苏义抱着官服,热泪盈眶。 如今他从杭州归来,能面见官家,能和宰辅们侃侃而谈…… 当年谁想到这些了? 众人都生出了些憧憬,有人说道“某那巷子里就有个等着考试的读书人,看着穷啊!回头某每月给他些钱,看他能否教教某的孩子……” “好,这样最好。” 苏晏笑了起来,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大郎,快趁热吃了馒头。” 苏义见儿子说话间从容不迫,那些苦力,甚至船主和船工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心中的自豪之情就别提了。 “爹,您也吃。” “哎!” 苏义单手接过馒头,另一只手依旧小心翼翼的抱着儿子的官服。 某的儿子没忘本,真好啊! “大郎,这李家的馒头可还好吃?” “嗯,好吃。一嘴下去全是油,真香。” 父子两人边走边吃,缓缓离了码头。 稍后杭州市舶司通判苏晏刚回京城就去了码头扛活的消息就传了出去,一城皆惊。 沈安微笑,很是满意。 赵曙点头,对陈忠珩说道“做人莫要忘本。我见过许多官员,本是穷困出身,可一朝为官就忘记了本分,站得高高的,隔得远远的,看着百姓一脸的嫌弃。这样的官员啊,他就不能重用。苏晏这样的好,朕就喜欢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