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
    天气渐渐冷了,地里也没什么活计,几个闲汉蹲在县衙外面,等待有贵人路过。
    这个季节对于农人而言就是享受丰收的喜悦,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离别的时刻。
    收成时,官吏很少会变动,这就是农耕大宋的规矩。
    现在地里空荡荡的,该走的也要走了。
    县衙外,一个官员回身拱手,朗声道:“某此次远赴西北,不是发配,也不是自甘堕落,某只是觉着这人一辈子按部就班的无趣,每日蝇营狗苟的更是无趣。
    西北有番人作乱,某此去为大宋戍边,马革裹尸方是大丈夫所为。诸位,告辞了。”
    身后的一群官吏齐齐拱手,“一路顺风!”
    官员上马长笑一声,旋即往城门而去。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吟诵声渐渐远去,县衙的官吏们叹息一声,各有各的心思。
    “有马蹄声!”
    有人回头笑道:“莫不是后悔了?”
    “西北苦,番人不时袭扰,弄不好一夜醒来脑袋就没了,后悔也是有的。”
    “可为官没有后悔药啊!”
    “咦!不是!”
    众人出了县衙,就看到两骑在减速。
    来的却是官员。
    这二人到了县衙前下马,说道:“我二人奉命而来。”
    “何事?”
    知县上前交涉。
    其中一人拿出了文书,“朝中有令,贴此告示在各处。”
    知县笑道:“小事罢了。”
    为了一份告示就出动了两名官员,真是小题大做啊!
    知县令人寻了浆糊来,自己却在看着告示。
    “借钱?”
    “对。”
    告示张贴出来,那几个闲汉也过来看,只是不识字,就嘿嘿傻笑着。
    知县看着告示在摇头,低声道:“北伐这等大事就该慎重,哪里有因此向百姓借钱的?糊涂!”
    身边有小吏说道:“知县,百姓没什么钱,怕是没人借吧。”
    知县说道:“还让咱们来操办,哎!这是谁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