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在下虽年幼,然燕王之名却是耳闻已久。而今您霸业已成,理应广施仁德,收拢人心,又何必赶尽杀绝呢?”
见曹丕一时愣在了那里,此时一名大约十八九岁、相貌俊美的年轻人忽然走上前来。
这年轻男子身著一袭青衫,肩上披著一件制作考究的皮裘,体貌英逸,神清骨秀,称得上是一位少有的美男子……
“尔乃何人?”雷云略略地审视了俊美男子一眼,淡淡地道。
“在下曹植……”俊美男子略略揖了一礼,不卑不亢地道。
曹植?
雷云闻言神色微微一动,不禁又打量了俊美男子一眼。
此人便是三国时期有著“才高八斗”之美誉的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正妻卞氏所生第三子,同曹丕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卞氏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分别为曹丕、曹彰、曹植与曹熊)。其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曹植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也是因为其才华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十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曹操最终立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同年,曹丕称帝。曹植、苏则听说曹丕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丕闻讯之后大怒,此后便对曹植严加防范,但后来碍于母亲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是年作《野田黄雀行》,这次改封成为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