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不爽想反驳他。
陈元直接无视了薛曼柠的抱怨,一脸平静道。
“我们平常吃的大部分肉类食品并不是真正的肉,更准确来说并不是来源于牲畜身上的肉,而是人造肉!是实验室流水线上人工合成的。”
“可是我们现在吃的这些蒸饺,里面的馅含有真正猪肉的成分。”
大灾变时代之后,食物短缺一直就是困扰人类最大的问题,因为在那样几乎末世的环境下根本无法种植粮食,人类自己都吃不饱,又哪里有多余的食物豢养牲畜。
即便后来人类的六阶强者建立了一座座相对安全的城邦,食物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以前和平时期,粮食可以跨地区甚至是跨国跨洋运输,只要有钱就能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美食。
而大灾变之后就不行了,人类居住在相隔甚远的城邦之中,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出城半步。
能出城的都是一座城里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人才都是稀缺人才,培养出一名都非常难得。
他们肩负着守卫城邦的重任,不可能派出去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上运输食物。
先不说这是对重要人力资源的浪费,那漫无边际的荒原上也不是那么安全的。
不比城邦之内人民安居乐业,城邦外的荒原上危机四伏,数之不尽的邪种和污染怪物在游荡。
一旦陷入包围,即便是五阶巅峰的灵能者也得殒命。
城邦之间跨城运输食物根本就不现实。
更何况没有哪座城邦会嫌自己的粮食太多,在这个时代,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青藤市在所有人类城邦中并不是例外,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以及六阶领域的影响。
青藤市的粮食产量远远供应不上青藤市居民的生活所需,如果一切都靠自然种植的粮食产量,青藤市至少有一半的人会被活活饿死。
还好粮食短缺这个问题早在建城之初当时的掌权者就考虑到了。
所以最初的近十年里,几乎是倾整个青藤市的资源研究人造食物的技术。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面临着子孙后代会被饿死的危机感之下。
当时的研究人员重拾起了和平时期的研究成果,辛辛苦苦攻坚克难,终于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技术发展到了极致。
勉强可以供给整个青藤市的居民填饱肚子,至少不至于被活活饿死。
而有淀粉这样的碳水化合物还不够,碳水化合物只能让人不至于被饿死。
可是不吃肉,营养可跟不上。
整个青藤市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想要供给整个青藤市居民的肉食,依靠养殖牲畜是不可能办到的。
首先,养殖牲畜极为的消耗植物作物,在当时人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拿来喂养牲畜。
其二,大规模养殖牲畜会占据大量原本就紧张的土地面积,同时牲畜的排泄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这样的问题下,人造肉也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科研项目,与人造淀粉一起是当年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人造淀粉和人造肉在青藤市的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了。
平常大部分人吃的食物都是人造淀粉和人造肉制成的,在厨师的烹调下也能吃出种种不同的风味。
当然,那些有钱人家还是能吃上真正的大米饭和牲畜肉的,甚至只要肯花钱,鱼子酱三文鱼之类的海鲜也都是能吃到的,只不过那价格足以让普通人望而生畏。
哪怕只是一片真正的猪肉,都需要花费一个普通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才买得起。
当陈元说从蒸饺里吃出真正猪肉的时候,只要是个稍微知道点常识的就知道不可能。
即便是秩序司的食堂也是经费有限的,偶尔吃一顿自然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