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下,他找来了吴拱,命令吴拱暂代他的职位,统领两万大军镇守川北要道,防范明军入侵,且慎重警告吴拱,让他务必执行自己的既定策略,不得做出任何更改。
“若是川北有失,吾辈都死无葬身之地,你亦然,戒之,慎之,再也不要犯任何错误了。”
吴璘慎重警告吴拱。
在京沪战场一败涂地之后回到吴璘身边听用的吴拱躬身行礼,表示自己已经全部知道了,必然遵照吴璘的安排办事。
吴璘点了点头,然后便紧赶慢赶点兵一万随他南下。
路上路过险要关卡就留下一些士兵协助镇守,遇到险要地势也要留下军队驻守,以防明军入侵、吴拱兵败,这些布置至少能为他争取一些时间,迟滞明军进攻的步伐。
吴璘一边南下,一边以四川宣抚使的名义传令川蜀各地官府选派精壮兵丁前往成都集合,他也将率领精兵前往成都,在成都集结之后,就能够集中主力保卫川蜀之地了。
大敌当前,各地官府官员不敢懈怠,纷纷派遣本地精壮兵丁前往成都,人数不够的话那就使出吃奶的力气抓壮丁往成都送,总之能出多少力气就出多少力气。
谁也不想被明軍乾掉不是?
等吴璘抵達成都,各地送来的壮丁数量已经超过两万,十数天之后,壮丁数量已经超过三万。
随着壮丁而来的还有大量钱财和粮食等军用物资,对吴璘练兵有很大的帮助。
吴璘把这些壮丁打散重编,让自己麾下精干的军官们率领他们进行紧急操练,然后不断派人向东打探明军和川蜀之地之外的消息,了解天下大势。
之后吴璘和川蜀地区的官员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
好消息是明军击溃姚仲之后貌似没有进一步进军川蜀的打算,只是在秭归地区驻军,停步不前,川蜀之地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紧随其后他们便得知明军兵临临安,包围临安,之后临安朝廷发生宫廷政变,以尚书右丞沈該为首的政变团队成功发动政变,将皇帝赵昚罢黜,立新皇帝赵惇。
之后临安朝廷和明国签订和平条约,放弃国号,放弃皇帝地位,放弃年号,放弃独立自主的国格,正式沦落为明国的属国。
皇帝成为国主,赵惇从大宋皇帝变成江南国主,地位堪比当年的南唐后主李煜。
后面还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割地赔款之类的,反正大宋已经没了,现在还活着的是沈该主导的江南国,而不是大宋。
这一特殊情况让吴璘和川蜀地区的主要官员们猝不及防,目瞪口呆,好一阵子都没回过神来,完全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