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给侯文师的信之后,朱燮便回到了钱塘城北门的城防指挥部。这些日子,朱燮吃住都在这里,紧盯着北门的防线,唯恐有丝毫的疏漏。
关于侯文师劝降的事情,以及他今日在皇宫之中的遭遇,朱燮怕引起混乱,没敢与底下人说,只是和心腹将领孙焦谈了一下此事。
孙焦听了皱着眉头,也是无奈。现在明摆着朱燮已经被刘元进所怀疑,即使朱燮本人问心无愧,可双方之间实在经不起猜忌。
孙焦其实也看不上刘元进,在他看来,刘元进就是一个草寇,其能力实在是一言难尽。因此孙焦便试探着说道:“大王,事已至此,看来天子对大王的怀疑怕是无法消弭了。天子的能力,对于恢复江南,实在是差了点,今侯文师写信与大王,大王何不顺水推舟,暂时蛰伏于隋军之中,等待时机,再图大业。”
虽然孙焦说得很委婉,但就是劝朱燮投降隋军。
朱燮听后怒不可遏,指着孙焦斥骂道:“孙焦,你也想跟侯文师一样,叛降隋军不成?我江南子弟,与隋军仇深似海,吾志图复兴江南,九死其犹未悔,宁死也不叛降隋军。”
孙焦被朱燮骂了一顿,也没再说话。二人相识数十年,同在谢异手下学艺,关系莫逆,朱燮倒是没觉得孙焦会背叛他。
不过在朱燮看来,这些都是侯文师的劝降信引起的人心不稳。看来到了明日,他要招众将前来,收拢一下人心了。
而孙焦看着神情坚定的朱燮,知道他和老师谢异一样入魔了。能复兴江南虽然好,但也不能所托非人吧。
到了大半夜,天色已晚,疲惫一天的朱燮刚靠到榻上歇息了半个时辰,便有宫中的内侍匆匆前来,招朱燮进宫。
朱燮顾不得歇息,卸了战甲,换上朝服,便跟着内侍匆匆进宫了。
孙焦建议自己带着亲兵一路护卫朱燮,但为朱燮拒绝。这点道路,用不了多少人护卫,孙焦还是留在北门守城吧。
朱燮一路进了刘元进的皇宫,宫中漆黑一片,鸦雀无声。朱燮走在路上,心中格外发悸。不过这皇宫他也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也没什么变化,对此他自是以为自己这些天太过劳累,好好歇歇便是,并不放在心中。
内侍引着朱燮一路到了安泰殿,这里原是太守府内一处别院,多用作仓库。后来刘元进称帝之后,便将其命名为安泰殿,作为皇宫的武库。
朱燮吃了一惊,往日议事,不都是在正殿,怎么来了安泰殿,难道是要演武。
朱燮不着痕迹地询问着内侍,那领头的内侍只说天子在安泰殿等着吴王,吴王切莫晚了。至于其它,此人则闭口不提。
穿过长长而阴森的配殿长廊,众人终于来到安泰殿。
那内侍送朱燮进去,然后便出了院子,随手锁上了大门。
朱燮进得院内,并未见任何人,正吃惊呢,便听见甲胄、兵器的声音,朱燮吃了一惊。
这时大殿两侧的走廊后面,突然冲出一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手持刀剑,将朱燮团团围住。
此时大门的正殿打开,刘元进和诸葛殷在天子亲军的护卫下,走出殿来。
看这样子,朱燮再是迟钝,也明白是针对自己啊。刘元进这是要给自己来一出“未央宫斩韩信”啊!
朱燮有些结巴地说道:“圣人,这是做何?”
刘元进听到朱燮的质问,不由得来气,乃大声呵斥道:“朱燮,你个逆贼,你叛降隋军的事朕已经知道了,你还不束手就擒。”
朱燮听得大惊,之前侯文师给他写降书的事情,他不是已经解释清楚了吗?而且他又给侯文师写了一封诈降书,也是按照刘元进的安排写的。
朱燮忙说道:“圣人,这······这是不是有些误会。臣对圣人一片忠心,与逆隋有不共戴天之仇,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逆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