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也不多言。
贾珩这会儿近前而坐,道:“陛下,还是当保重龙体才是。”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柔声道:“朕……朕只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贾珩心头一惊,酝酿情绪半晌,声音已有几许哽咽之意,说道:“陛下,如今何出此不吉之言?”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感慨道:“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天命如此,朕如之奈何?”
贾珩看向面色衰败,一副油尽灯枯样子的中年帝王,心头也生出几许恻隐之心,宽慰说道:“陛下善加保养,终有回复之期。”
崇平帝苦笑一声,旋即,又是剧烈咳嗽了几下,拿过一方罗帕,重又捂住了嘴巴。
贾珩连忙近前,搀扶了一下崇平帝的胳膊,说道:“陛下。”
崇平帝温声道:“如今东宫未立,为社稷而论,子钰以为当立何人为嗣,克承大统?”
贾珩道:“陛下,此事,微臣以为乃陛下家事,陛下圣心独运,乾纲独断即可,臣下不敢妄言。”
崇平帝声音中气愈发不足,道:“既是家事,又是国事,子钰,你我既为君臣,也为翁婿,更为…郎舅,你可畅所欲言。”
说到最后之时,崇平帝心头就有几许古怪莫名。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圣上雄才大略,属意于哪位藩王,微臣完全遵从陛下旨意。”
崇平帝默然片刻,开口道:“楚王陈钦,睿智英敏,刚强果决,魏王器量宽宏,有王者之风,朕心头一时间倒是举棋不定。”
如今的皇储之位,怎么也轮不到八皇子陈泽,以及宋皇后诞下的儿子陈洛。
贾珩一时默然,看向陷入“选择困难症”的崇平帝。
“子钰以为,何人可君天下?”崇平帝声音沙哑、粗粝几许,开口问道。
贾珩点了点头,道:“微臣以为,圣上心头已经有了答案,召微臣入宫,也是求一个心安罢了。”
他心头其实已经隐隐有些猜测,只怕真如范仪之言,崇平帝还真的要弃魏择楚。
“魏王无子,自成亲以来,朕心头多有不忍。”崇平帝面色阴沉如铁,叹了一口气。
贾珩心头一紧,说道:“陛下,魏王未必不能诊治,如微臣成亲两年,拙荆仍无所出,后来才有了芙儿,之后一切顺利。”
崇平帝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说道:“朕如何不知?只是这等事万一有个万一,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况且,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贾珩默然了下,凝眸看向脸颊凹陷,气色萎靡的崇平帝,心头暗暗叹了一口气。
天子的确是到了油尽灯枯之时。
崇平帝停顿了下,又继续叙说道:“如今京中又起杂音,魏王与梁王乃为一母同胞,两人皆为嫡出,言及以魏王为储,待魏王继位之后,梁王可为皇太弟,子钰以为如何?”
贾珩道:“圣上,兄终弟及之论,古来有之,京中秉持此论者。”
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主要是不知天子的心意。
崇平帝接话说道:“然自隋唐至今,兄终弟及,多为不取,可见取乱之道也。”
贾珩顿了顿,开口说道:“微臣愚钝,实不知圣上之意,还请明示。”
这个时候再猜就有些不合适了。
崇平帝听到那少年语气中的恭谨之意,说道:“子钰以为,楚王可堪担负社稷重任乎?”
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立八皇子陈泽,八皇子陈泽冲龄之年,天资聪颖,再以贾子钰为辅臣,再以内阁辅臣制衡,或许也是一条稳定朝局的路子。
但皇后与魏梁两王如何处之?
对此是否甘心?
而子钰来日会不会再生出一些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