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这种事,真是一个臣子,可以做成的?
想到其中凶险,宝钗都觉得,希望是她想多了。但是迎着贾琏的目光,她却敏锐的觉得,贾琏对她们说的,或许还不尽其实,只怕其中还有些不便对人言的考量,他隐而未发。
这还只是今日偶尔窥听得琏二哥所谋划的一件事而已。在他背后,自己等人所不知道琏二哥的谋划,其中又有多少,是足以令自己惊奇、震撼的呢?
琏二哥,他真的才二十一岁?
宝钗觉得,她一向很高看贾琏了,觉得他是世间难寻的奇男子。此时却发现自己或许还是眼界低了,贾琏的境界,就是当朝宰辅尚书之流,定也难以企及。
真不知道,假以时日,琏二哥会走到何等地步!
这样的人物,不正是自己自懂事以来,所憧憬和幻想的夫君形象吗?
可惜自己迟生了几年,注定无缘矣。
自己年已及笄,若是放弃二次参选,只怕二三年间,就会择一夫婿出嫁,从此相夫教子。
亦不知自己未来之夫君如何,人品、胸襟和志向,又及琏二哥几成……
恍惚之间,听见母亲叫她,回过神来,只见薛姨妈对她道:“宝丫头,你怎么了?你不是说你有提议说来,供你琏二哥和凤姐姐参详的么,怎么愣着了?”
宝钗闻言回头,果然见贾琏正瞧着她,做出聆听之态。
念及自己方才所思,以及此时的窘态,宝钗羞然低头,做思考片刻,才道:“琏二哥哥所思所虑,令人钦佩。
以琏二哥哥的才智,只怕心中早就计较,方才小妹贸然开口,倒是草率了。”
“宝钗妹妹多虑了,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况且我素知道宝钗妹妹学识见地不凡,还望不吝赐教。”
贾琏谦逊温和的话,令宝钗很有被尊重的感觉。
但也不好再与贾琏客套,直言道:“琏二哥既想要兴办粮行,又忧虑手下无通晓这方面的人才,对此,我倒是有两点不成见地的看法。
第一,若是琏二哥只是想要通晓这方面的人才,我们薛家的伙计和掌柜之中,必定还有一些当年在粮行做过的人。若是琏二哥不嫌弃,我们自是愿意从其中甄选得力之人,调入京中供琏二哥差遣。”
贾琏闻言,点头笑道:“若是如此,倒是能够解我燃眉之急,只怕太麻烦你们。”
一旁的薛姨妈,连忙说没事,说什么贾琏帮了他们薛家这多,自该回报的时候。
宝钗也道:“麻烦自是算不上。不过,鉴于琏二哥在朝中担任数职,只怕难以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的搭建粮行。
所以,我竟是大胆建议,琏二哥不妨从京中那些粮行中间,选择一家合适的,直接出资买下来。
此事若是能成,想来可以为琏二哥节省下很多时间,也能避免一些麻烦。
当然,若是琏二哥有别的考虑,就当小妹妄言了。”
宝钗说的委婉客气,但是贾琏却认真听进去了。
然后贾琏便不由得点头,果然不愧是从小协助薛姨妈署理家业的“宝姐姐”,在事务之道上,果然有清晰的见解。
宝钗的意思就是,若是贾琏想要自己从无到有的办粮行,她们薛家可以帮忙提供相关方面的掌柜和伙计。
但是宝钗还是建议,直接收购一家粮行,从而免去前期筹建的时间,还能避免麻烦。
毕竟贾府从没干过粮行的事,凭空插手,肯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难处。比如,同行的排挤,比如,人手、仓储,还有粮食来源这些,都需要从无到有的置办,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被人卡脖子、制造麻烦。
但若是直接收购一家原本的粮行,哪怕只是没落的,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