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回到台内的记者们也开始整理起了素材,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福布斯》,封面人物赫然是林少杰。
“你说水果傻么?就那破耳机,音质能和森海塞尔相提并论,有那钱,买个正儿八经的大厂不好么?”
同样的,对于水果的这次收购行为,砖台也有人觉得莫名其妙,倒是那个编导看了一眼封面上林少杰的俊俏面庞,沉声说道:
“你觉着人家水果吃亏,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个空架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品牌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这我哪儿知道,那耳机我也买过,就是个样子货,除了漂亮,感觉一无是处。”
编导听到后笑而不语,换了一会儿才回应道:
“你那是玄学,听歌还要看是水电还是火电,大多数人都是木耳,只要相差不大,谁在乎那些细节,高音上得去,低音沉的下来就足够了。
在海外,年轻人就是认可大B,他们觉得那玩意代表着年轻、时尚,再看看耳机的用户,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人,几乎都是娱乐圈,篮球圈的人,岁数大都是二三十岁。
造型时尚,音质过得去,怎么就不行了。
我和你直说,你觉得的那些老古董品牌虽然在音质上很出色,但一年才能卖出去多少,不还是小众。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是个好事儿,但也代表着沉甸甸的负担,说到底就是过时了,跟不上趟了。
水果这样一个同样想要打着年轻时尚印记的科技产品,怎么就不想往上靠,花钱买名声这种事情还少么?”
编导的一番话说的对方哑口无言。
“这么说来还是林指导有眼光了,这一笔赚的可比当初在可口可乐身上还狠呀!林指导这眼光这是没的说,能赚老外的钱,这是真的牛。”
“谁说不是呢!”
编导也是羡慕不已:“你看看去年那个说唱歌手转投阿迪,回头耐克就在‘指挥官’上开始砸入重金,去年一年,乔丹个人光是在球鞋上就收入过亿,整个品牌销售超过三十亿美刀,‘指挥官’系列在其中功不可没。
你知道‘勒布朗系列’才有多少销售额么?”
编导看着对方摇头,然后小声说道:
“告诉你,‘勒布朗系列’不到‘指挥官’的十分之一,耐克当年用五千万签下来的合约赚大了,外面甚至有传言,阿迪愿意替林指导掏违约金,也要拿下来,你觉得耐克还能守得住?”
“我艹,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听说篮协悔的肠子都青了,他们想拿这份钱都没资格。
据我所知,‘指挥官’系列独立出来是迟早的,当初挂在乔丹下面是因为根基浅,现在可就不一定了,耐克愿意扶持,特别是在女性市场,‘指挥官’可是独树一帜。
知道么?‘指挥官’的女款在西方市场卖爆了,占据了整个女性运动市场的九成以上,耐克就是众筹也会续约林指导,否则阿迪会捡下现成的市场,这是耐克绝不愿意看见的。”
“那林指导会跳槽么?”
“应该不会,毕竟美职篮的爸爸是耐克,阿迪还是没办法和他在这方面抗衡,只要林指导需要继续留在那儿,应该不会放弃双方的合作,最大的可能还是继续合作,能不能签下终身合同,就要看双方博弈了。
其实按我说的,林指导有这个市场号召力,完全可以自己来创建品牌。”
编导倒不是无的放矢,想想也是,推特上那么多的粉丝,怎么看都是不缺流量的主儿。
办公桌上那本《福克斯》被众人看在眼中,封面人物好似在在和众人打招呼。
从林少杰回国开始,他的商业活动也算是正式展开了,长时间没有在国内营业的他,最起码在落地后的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