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家人过后,自是知道陶青碧说的话。
应和仔细的问过传话的人,他过后和卢氏笑着说:“陶家妞妞这样的性子,我觉得相当不错。我们家子芩这个孩子还是有眼光的人,有这样的妻子,他在外面行走的时候,也能安心几分。”
卢氏笑看着他:“老爷,我觉得还是你有眼光,为子芩定下这样的一门好亲事。陶家妞妞这个孩子大气,遇事压得住阵脚。”
应和想一想便大笑起来:“女大三,抱金砖。难怪陶家二房有底气,顺了我们家的安排。原来他们家从来不曾担心过我们家万一会悔亲的事情,他们是有信心有底气,陶家妞妞一定能遇良缘的。”
卢氏忍俊不禁的笑看应和:“我们家做的婚期延后的决定,多少是有些亏欠了陶家妞妞。”
应和看了卢氏眼里面的笑意,感叹道:“只要子芩和她的婚事不变,我们家便不会亏欠她,我们家给她培养了一个一心一意对待她的夫婿,她和陶家二房其实是赚了。“
卢氏瞪眼望着他:“老爷,难怪当年大哥会把老三叫去都城,敢把你一人留在汾州城守家,原来你是这样的老奸巨猾。”
“胡说什么。大哥认为我行事老练,我适合留下来守着家业,让他们日后多一条退路。”
卢氏跟着点头说:“老爷,你说得有道理,他们两房如今在都城落地生根了,我们这一房在汾州城里继续生活下去。”
应和看了看卢氏面上的神情,笑着说:“你要是想去都城生活,现在也是来得及的,刚好儿子们都能够立得起来,我们可以去投奔兄长了。”
卢氏笑着摇头说:“我觉得汾州城挺好的,周围都是知根底认识的人。只要出了院子门,外面全是热闹的景象。”
应和其实是知道卢氏的心思,当年兄弟三人商量的时候,他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人。
卢氏和应和笑着说:“你说陶家妞妞的原话,要不要写信和子芩说一说?”
“我们不用说,由他爹娘兄弟去做这个决定吧。陶家妞妞说了这样怼人的话后,我们家其实跟着少了一些的是非。
先前有人看我们家的人,那完全是看负心人的眼光。如今陶家妞妞表明了,他们陶家二房随缘的态度。外面看我们家的人,还带上几分的同情神情。”
卢氏看着应和眼里面的笑意,感叹说:“老爷子的眼光真的很好,陶家妞妞是一个好孩子。红糖这个孩子平时别看叽叽喳喳的,遇事的时候,她也一样沉得住心气。”
“那是,老爷子经了这么多的事情,晚年的时候,他几乎不曾看错过人。他和我早早说过,子芩这个孩子读书走仕途,是最适合他的道,让我不要挡了孩子的大道。”
他们老夫妻在说闲话,应家别的人,也在说这一桩事情。
周萝对应苏木叹息道:“这个孩子怎么一根筋,她的家里面就是有这个担心和准备,她也不用和旁人做交待啊。”
应苏木看她一眼:“你当年觉得她不适合我们家的孩子,如今却对她印象很好。”
“她是非常的好,只是与我们家的孩子没有姻缘,他们有一个红糖这样的妹妹,不可能对与她品性差不多的女子,再生别的心思。”
应苏木其实是赞同周萝的话,当年他私下问过老大和老二的意见,他们露出的就是不可能的神情。
他们都说,平时虽说没有和陶青碧有什么接触,但是实际上,因为应红糖的关系,他们是真的当陶青碧是另一个妹妹看待。
应红糖在年少无知的年纪,最喜欢在家里面提她和陶青碧之间的事情,应苏木这一房的人,比大家想象的还要了解陶青碧。
陶家二房比应家要晚知道消息一些,他们听说了陶青碧在外面说的话后,一个个表现得很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