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一 秦将军的最后一战(上)(2 / 3)

贞观攻略 御炎 2269 字 4个月前

拖延下去,等到严寒冬季,不仅仅大唐兵马受不了,高句丽人同样受不了。

如今估计辽东半境已为高句丽所占据,但是都是苦寒之地,辽东之地土壤肥沃,可是天气寒冷,若是错过了春季,一年都没有收成,高句丽无法以战养战,而其国内可供粮食出产之地甚少,粮草供应后继无力,而我军以逸待劳,更可以拖延更多的时间总而言之,此战重中之重不在于对战,而在于拖延时间

高句丽国小民弱,若是主场作战,以其经营多年之防御体系,我军若要进攻,殊为不易,但是若是高句丽主动出击,则我军对抗之,难度大大下降,高句丽人之战力远不如我大唐军队,更兼我军有新式火器相助,若是得二三城池,以城池力抗高句丽人,则高句丽人不付出六倍伤亡,就别想攻占城池

我军层层抵抗,节节抗击,可以以最大力量拖延高句丽军行军速度,时不时以精锐铁骑袭扰高句丽主力军,使之夜不能寐,以十面埋伏之计袭扰之,还可以借助海军力量,以断绝粮道之策迫使高句丽军腹背受敌,往返两难,如此,半年当不难矣……”

苏宁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战略计划,与此同时,在李二陛下的书房里面,李二陛下正满脸担忧的看着正坐在自己面前的秦琼,摇头劝阻道:“叔宝,你这又是何必呢?你的身子骨,孙先生都说了,你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了,战场颠簸劳苦,你的身子是受不住的,就在三原县养养身子不是很好的吗?为何,为何还要如此呢?”

秦琼面带笑容,眼神却越发的坚毅:“陛下,老臣已经说了,这是老臣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老臣将正式告老,再不问世事。”

李二陛下摇摇头说道:“叔宝,这不是告老不告老的问题,辽东苦寒,本就不适合叔宝前去,若是出了个好歹,叔宝,你叫梓月如何是好?你叫夫人如何是好?更别提怀道那孩子,才十二岁啊,叔宝,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考虑吧,偌大的翼国公府,可全靠你支撑着呢!此战我会让苏宁去打,你放心吧!”

秦琼摇摇头,笑了笑道:“陛下,让苏宁那孩子去打这场仗,您有几成胜算?”

李二陛下愣了一会儿,默然道:“三成,就三成。”

秦琼说道:“陛下,如今朝廷猛将精兵尽出北伐,其余兵将都有大用而不可调动,李药师长孙顺德重病在身,牛进达偏偏又去了高原,敢问陛下,陛下既然派遣苏宁前去,由打算给他多少兵马,给他多少副将偏将?”

李二陛下摇摇头:“不多,真的不多,而且,目前可以用上的,唯有他一人了,这一次高句丽人突然袭击,我等没有任何准备,我所得到的情报还是高句丽的血滴子提前三天冒死传来的密报,他们藏得太深了,我根本没有办法做准备,别说大将军了,就是一个个少将军也都上了草原,唉!”

秦琼点头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用老臣?”

李二陛下看着秦琼,无奈道:“叔宝,你的身子骨,实在是……”

秦琼怒道:“陛下!臣虽老迈,但还不至于连马都上不了,枪也提不起,秦琼虽老,但仍然可上马征战!黄忠七十尚能阵斩夏侯渊,廉颇八十尚能披甲上阵,更何况老臣尚不及六十!陛下为何轻视老臣?老臣老了,就不能统兵征战了吗?!老臣老了,就连高句丽小儿都敢忘了老臣的名字了吗?!昔年老臣随前隋之军征伐高句丽,斩首何止一千!老臣却不信,那群高句丽小儿就真敢忘了老臣!”

李二陛下叹息道:“叔宝,你这又是何必呢?”

秦琼顿了顿,说道:“陛下,年轻人的路还长着,但是老臣,已经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又有何妨呢?老臣已经听说李药师把三明叫去了,肯定会将李伯瑶交给三明带着一起去辽东,无论是三明,薛仁贵还是李伯瑶,都是年轻的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