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4年12月1日,晚,20点41分。 1.《鹰和狐狸》 这是我所看的这本《伊索寓言》的第一篇,别的本是不是这篇为第一篇我忘记了,记得买过一次,也看过几篇的,但忘记了。 打算写两篇长篇日记。 不知道起点最多能发多少字的一章,我记得好像是两万字吧。 那两篇呢? 《鲁迅杂文集》每一篇的想法和感悟,或者所得。 《伊索寓言》也一样。 但是鲁迅的杂文其实我是不太懂的,甚至连语句我都不太懂,这几天估计没法看了,还得把重心放在视频上。 所以,只能多看一点《伊索寓言》了。 言归正传。 聊这篇吧。 故事内容未必有人知道,学过的大多数人是忘不了的——除我以外。但这篇应该没学过,我随便说说内容。 老鹰和狐狸搭窝筑巢做邻居,生孩子,狐狸外出找食物,老鹰把它儿子拿去和老鹰自己的孩子分食了。 有一天老鹰去拿着人类祭祀的食物,肠子,肠子着火,带回去,把鹰巢点燃了。 小鹰掉下来,狐狸为了报复老鹰,当着它的面吃掉了小鹰们。 结尾说背叛朋友的人,即便朋友没有报复的能力,老天爷也会惩罚它。 这是要说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吗? 我是不信的。 我不是不信鬼神,但我没见过我不信,我很想让那些法师让我见一见鬼神。 可是我没钱,也没有这个口。 可惜了,很遗憾。 这篇《伊索寓言》我看不懂。不喜欢。 …… 2.《鹰,穴鸟和牧羊人》 故事内容不写了,浪费时间。 与强者竞争毫无意义,失利时则招来耻笑。 我偏要争。 即便此时不争,终究一定会争。 我相信总有有资格有能力争的那一天。 …… 3.《鹰和屎壳郎》 12月19日,距离上一次看《伊索寓言》已经十几天了啊。好久啊。 故事的最后告诉我们,不要小瞧任何人。 怎么样? 嗯。 我不懂,我只聊自己的经历。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总是有些瞧不起那些学习成绩不行的同学或者不认识的比我差的学生。 有一次和邻屯同学坐摩托车回来,他拉了两个人,一个妹子和我,妹子是他同宗,妹子说,“宝学习成绩好,比我们好。” 我说,“没有没有,都一样。” 嘴里说没有,但是心里是美滋滋的。 但是他说,“我学习成绩也好啊,只是我不喜欢读书,不上学罢了,不然我也厉害。” 顿时我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但是没说什么,不过不是滋味过后…… 好像不是过后啊。 可能是过后,可能是过了好几年后,我出社会了,才发现我是最蠢的那个人。 才知道,原来学习成绩真的不能说明什么。 我的成绩之所以比他们好,不过是我死记硬背加上努力了一点,他们成绩不行不是他们智商不行,是他们根本不学啊。 才明白我不但是最蠢的,还是最蠢的。 当我明白过来以后,我再也不敢小觑任何人了。 我就对自己说,“不要小看任何人,这个世界最蠢的人就是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笨蛋。” 是不是明白过头了? 没有。 我依旧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但心境变化了,不再小瞧别人了。 嗯,想法结束。 …… 4.《夜莺和鹞子》 鹞子抓了夜莺,准备吃,夜莺说“我不够吃的,你放过我,去抓大一些的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