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邻居坐船“逃票”,被人认出来了(4 / 5)

下说:“其实,这两样东西也用不了多少钱,你是不想买,要买你也买起了。”

闫学成觉得陈天达是在讥笑他,明明知道他买不起,他还这样说。

就在他们说话之际,渡船从西岸划到东岸来了。

此时,东岸上也集聚了不少要过河的人,大家看渡船过来了,都在码头上争先恐后的往船上挤。

只见那个50多岁的船匠用船篙,把渡船往码头旁边顺好船身后,他拿着一根半人多高的方木头,往船头上的那个方孔里一插,用力的摇了几下,然后用船篙撑着船身,对码头上的人说:“先下后上,大家别挤掉河里了。”

船上的人都下完后,船匠才让码头上的人上船。

陈天达在梁群和陈少萍的搀扶下也准备要上船的。

就在这时,那个船匠用手指着陈天达问道:“你是大闫塆那个磨豆腐的是吗?”

陈天达骄傲的想着:自己就像个名人了,在偏僻的塔庄渡口就有人认识他……

正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只见船匠用手指着梁群和陈少萍说:“你们俩上来,他不能坐船。”

梁群和陈少萍包括码头上的人都疑惑的看着陈天达,不知道船匠为啥不让他坐船。

只有陈天达心虚的低下了头。

梁群和陈少萍见码头上的人都在陆续上船,只有他们三个被挡在了这里。

梁群不知道岳父啥时候得罪了船匠,他就连忙从衣兜里掏出香烟,满脸赔笑的递给船匠一支香烟,恭恭敬敬的说道:“船匠大叔,他是我岳父,啥时候得罪着你了,我替他跟你道歉,请你把他带过去好吗?”

少萍也在一边替着父亲向船匠求情。

船匠看着这对年轻的夫妻,他看着陈天达,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豆腐匠,咱们都属于三教九流的艺人,过天饭能吃,过天话不能说,天不转路转。我也不为难你了,看在你的两个懂事的女儿和女婿的份上,我让你坐船过河,但是,你得把船粮给我补齐。”

船上看热闹的人群这才知道,船匠不让陈天达坐船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交船粮。

这时,船上一个女的鄙夷的说道:“丢人,连船粮都不交,就别从这坐船过河。”

陈天达看着那么人都鄙夷的看着他,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陈少萍看着父亲被奚落的难堪,她就问船匠:“大叔,你是说我们家没有交船粮?”

船匠点点头,接着船匠就给陈少萍讲起了陈天达没有交船粮的事情。

船匠说:这个渡口是我们塔庄生产队在大集体之前就修好的,这只渡船也是塔庄生产队买的,两个船匠也是塔庄生产队的社员。修这个渡口买船,就是为了余寨公社的群众,到清港镇来回方便一些。

平时船匠是不向坐船的人要钱的,都是用船粮替代。大集体的时候,塔庄生产队在麦收之后和割了稻子之后,就会派人到这个渡口的方圆之内,在两岸向每个生产队收两季粮食,当做养护船只和码头的费用。

船粮给多少都是随心便意的,一般来说,一个生产队一年给100斤小麦和100水稻。

分田到户后,塔庄生产队也把渡口承包给我们两个船匠了,我们负责冲船摆渡和维修船只、码头等等。船粮也由我们沿着之前的老路,向两岸的农户收取,也是一年两季。

一个农户,一年是一碗小麦和一碗稻子。

有的农户几年也不一定从这里坐船过一次河,但是,为了天不转,路转,为了后路,他们还是毫无怨言的给了船粮。

前年麦收之后的一天上午,我们拿着袋子到大闫塆去收船粮时,一个塆的农户都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