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弹劾当朝首辅2(1 / 2)

海瑞听到张国之的话后,开口道:“那张指挥使稍等片刻,让海瑞将家中的事情安排一二。”

张国之点头应是。

海瑞转头看向那卖菜的父子。

“兄台,跟我进来吧。”

中年男子赶忙点头,而后推着车,便跟着海瑞进入了小院。

海瑞家中只有一上了岁数的家仆,他住在厨房旁的偏屋中,而海瑞便是将这对父子,安排到了家仆的房中,并且叮嘱家仆,煮上一些粥汤,给这对父子吃。

安排好后,又去了正房跟妻子,母亲说了一些话后,这才离开。

张国之一直在房外安心等待,不急不躁。

海瑞走出院子门,转身将院子门关住,才不紧不慢的上了马车……

“海大人,坐稳了……”张国之说完之后,便驾马而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马车在夜色中前进,车轮滚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来。

海瑞坐在车内,心绪如潮水般翻涌。

天色已晚,自己这个外臣是肯定入不了宫的,再加上张国之前面说的那些。

海瑞便清楚。

陛下这是又出宫了。

对于皇帝出宫这件事情,海瑞是无法接受的……

在他的思想中,皇帝年幼,应勤奋读书,明的事理,日后才能做一个体恤民情,知人间疾苦的好皇帝。

这次,见到陛下,自己定是要好好的说说出宫的事情。

张国之驾驭着马车,海瑞坐在车中,两人一路之上都未说一句话。

而半个时辰后。

马车停在了西苑的宫门口。

海瑞下了马车,看着西苑大开的宫门,以及守门的士兵,不由的叹了口气。

张国之将马车交给了一名锦衣卫后,便来到了海瑞的身边:“海大人,好端端的叹什么气……”

“世宗陛下,自嘉靖二十年以来,便自宫禁移驾西苑,自此之后,醉心修道,不问国事,任由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祸害忠良……”

张国之听着海瑞的话,赶忙打断:“海大人,当年你的治安疏,已经说过了,世宗陛下也知道了,现在都万历年间了,不用在心心念念了,陛下听着,会不开心的……”

海瑞闻言,只是侧头看了一眼张国之,并未回话,而后抬起脚步朝着宫门走去……

张国之看着海瑞的背影,苦笑一声,而后赶忙追上。

于此同时,张府之中,高朋满座,好不热闹。

原来张居正不仅是请了海瑞喝茶,回到家中,还有一波客人正在等待。

不过,这波客人可都是此时大明朝实权派的代表。

六部尚书来了三个,分别是户部尚书王国光,礼部尚书吕调阳, 刑部尚书王之诰。

户部尚书王国光,也就是海瑞的顶头上司,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仪封知县、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因病辞归,隆庆四年,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同年调任南京刑部尚书,隆庆六年,任户部尚书……不过,这个户部尚书是在先帝驾崩之后的八月启用的……

而礼部尚书吕调阳,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十三年,升任国子监司业。嘉靖四十四年,升任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管理诰敕,隆庆年间,历任南京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以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隆庆六年,晋升礼部尚书……

在真正的历史中,张居正要回家守孝的时候,便是吕调阳和张四维用杨溥、金幼孜、李贤夺情起复的旧例,乞求张居正留下……最后,促成了张居正夺情留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