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立碑颂德——郑文暹[xiān](2 / 2)

:“审查冤抑,劳形案牍,公正廉洁,剖决如流。可谓至清彻底,至明烛物”。对新的案件,他受理后,审判十分慎重,并明确不搞严刑逼供,力求不造成新的冤假错案。碑文说郑文暹审案:“慎用刑而不留狱,则公之心,君子之心也。其明慎用刑,片言折狱,使讼者平,赋者均,归于无讼而后已”。

第四件是惩治盗贼。当年灾荒之后,盗贼猖獗,且十分狡猾,难以捕获,老百姓意见很大。对此,郑文暹深感抚境安民责任重大,他下决心要将盗贼“誓在获擒”,用现代的大打歼灭盗贼的“人民战争”之法,广布耳目于民间,四处收集线索,使强盗各伏其罪。碑文说:“盗息民安,花村月明,夜无犬吠。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其唯我公也”!

第五件是导扬风化。一个地方民风的好坏,虽然与其地域条件、历史背景、传统习俗等相关联,但又与当权者的教化紧密相关,尤其是一县之长的作风、做派、好恶等对当地民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封建社会信息闭塞的时代,县令代表的是天、是地,是皇帝。郑文暹他牢记:“任而至守令者,盖亲民之重任也”“然则是官者,司乎民,任牧民之责,不亦重乎”。他鼓励民众发展生产;组织兴修水利;打击盗贼,倡导幼而学,勤劳致富;要求民众“敦四民,即士、农、工、商之业,崇五事,即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之利”。使潜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花村月明”的景象。

第六件是清正廉洁。郑文暹上任后,之所以能“审查冤抑,劳形案牍,割断如流”,是因为他心底无私,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不受任何一方的贿赂。无欲则刚,无私则无畏。“揆之于惜:时苗为寿春令,去而留犊”。像汉朝有位叫魏时苗的县官,去寿春任县令,带的是布被囊,乘的是一辆黄牛拉的破车。岁余,牛生一犊,而魏时苗也要离任了,大家都说这牛犊是苗的财产,要他一同带走。苗说,我来任令时并无此犊,此犊在寿春所生,应归寿春人民所有。时人皆为之感动。也就是说郑文暹像魏时苗一样,在潜任职四年,清正廉洁,来去空空,有“去而留犊”之风范。于是潜江人不得不“以其实而镌于石!”

这就是潜江人民敬仰的“爱百姓如己子,处公事如家事”的知县郑文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