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慕豪杰原本想宽慰一下杨晓帆,让他放松,不要有什么压力。 毕竟这个场面有点大,参加会议的好几个大校,一堆儿文职教授。 哪知道杨晓帆神态自如,闲庭信步,丝毫没有紧张之意。但慕豪杰这一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杨晓帆解了围。 慕豪杰走到会议的主持位置坐下,杨晓帆则自己坐到了靠墙的陪坐席末尾。 会议正式开始前,慕豪杰在发表主持词时,顺带解释了一下。 “大家好,下午我们继续开会。论证某火炮野外机动保障方舱建设。对了,这位是我特意邀请的一个项目分析师,杨晓帆,绝对安全可靠。”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首先请火炮学院张教授介绍项目具体情况。” 军方总部的主管参谋,很有威压和气魄。一番话说出,镇住了全场,也暂时平息了议论。 张教授立即开始详细汇报项目情况。 这个项目,不同于上午的大飞机建设。这是火炮学院自己研发的,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并形成了一定的效果。 如果顺利通过项目论证,再经总部有关部门批准。就可以批量生产,为部队进行配套装备。 会议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教授汇报完总体情况后,又重点阐述了移动方舱的优越性和便利性,对提高火炮作战能力的有效性和实战性,以及可行性论证分析。 然后,与会人员,特别是军方火炮研究专家们,就开始接连,进行发言讨论。 这次会议的气氛就非常的好。 邀请的专家,大多都是同一个领域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对关系比较融洽。 今天你的项目,我支持一下。明天我的项目,你同意一下。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 这本也是项目论证普遍存在的一种氛围。很多时候,就是走走过场,过过门面。 但慕豪杰现在的心态,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既有上午项目论证的原因,更有杨晓帆讲话的刺激。 “没有人质疑的项目,就一定是好项目吗?”“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用,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没有帮助?” 这两个问题,反复在慕豪杰脑海中闪现,并来回旋转。 “为国家把好关、为军方尽全力。”这个崇高的使命,让慕豪杰鬼使神差地说出了一句话。 “杨晓帆,这个项目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