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严笑道:“萧师弟,我发现你除了点头,几乎都不说话。你一直都这样吗?”
萧西风愣了一下,也笑道:“回师兄,我没刻意闭嘴。就是对规矩不大懂,只能点头。以前,肖师姐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现在跟着你,也是一样。”
莫严道:“明白了。我没怪你,只是好奇。你话不多,很好带。这是优点,不必改变。…嗯,咱们要过江了。过去后,我们分头行事。由现在起,你的辖区就是瓜步山之东、西、北200里。区内有人死了,你就收起魂魄,到时回去交轮回司就行。你还要巡查一遍辖区,搞清楚区内有几座道观,多少道士,尽量护住他们小命。但即使他们遇险,你也不能出手伤人或杀人,切记!”
萧西风再次点头。
又想到什么,便道:“好,我会照办的。”
莫严听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似乎有些高兴,但只是看看他,没说什么。
莫严已经与邱井冈碰过头,不用再告别。
他们找到马健,打了个招呼,然后闪身从原地消失。
过江后,莫严取出十几个阴壶递给萧西风,交代他:辖区里死人魂魄要及时收拢。不能让他们成了游魂野鬼。
他让萧西风需要帮忙就传讯联系。然后说自己去驻守寿春,挥挥手走了。
萧西风目送莫师兄离开后,来到瓜步山道观。
忽然,他发现里面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远远望去,山脚也搭起窝棚,到处都是人。
自己是鬼,也不能找人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他隐身静静观察了半天,终于弄明白:原来宋国皇帝刘义隆下令在瓜步山建城。
命令是先筑城墙。
筑城苦力,自然是征调服徭役的民夫。
山脚窝棚里,住着的就是民夫。
道观被征用来给监工官员居住。
五个道士也被征用了,成为伙头兵。
萧西风感觉,那几个道士可能要吃些苦头,却没有危险。
于是,他离开瓜步山,打算到莫严师兄说的“辖区”转转,找找道观、道士。
莫师兄分配给自己的辖区,属于南方宋国领土。
这片区域内大部分城池,在永嘉之乱、北人衣冠南渡后,出现真空。
之后,东晋立国。
更北的汉人南下,在这些空城里落脚、暂住、生根定居,发展新的士族。
东晋军队与北方政权展开拉锯战,达成平衡状态时,这里成为东晋领土。
东晋在这里设立了两套官僚体系:一套是实际控制当地土地、人口的州~郡~县衙门机构;一套是冠以“南”字的虚职官职体系,比如“南豫州刺史”、“南青州刺史”、“南兖州刺史”…等。
这些冠“南”字的官员,实际只管一座小城,甚至只管一条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只是为了认可他们的官员身份、官阶,同时也表明:朝廷也鼓励他们抢回自己官职中的地盘。
朝廷有时还根据实际需要,给他们拨钱、调人,让他们招募军队、开展北伐。
这就导致东晋、刘宋时期,经常会出现,一个刺史部辖区内,往往还有北方名称的其它刺史部机构。
靠近长江两岸的郡城也是如此。
其实就是告诉那些自觉有本事之人:你看中哪个胡人占领区,朝廷可以封你为那里的长官,甚至可以给你启动资金,你自己组织力量去抢地盘。抢到了,你就是可以坐任实缺。
因此,东晋、刘宋的北伐,无论是从朝廷角度,还是个人英雄的角度,都是两重含义:国家领土、个人利益。
至于民族气节,主要还是后来儒家政